一個總工僅僅為了不到15%的薪水升幅跳槽到了競爭對手陣營,結果,3個月後競爭對手推出了和他老東家同樣的產品。而他老東家為了這款產品研發了三年!
……
類似的案例,我隨手可以找出一打!
下麵,我再和各位分享一個剛剛發生的故事。
F在A公司工作已經好幾年了,作為總工,他幫助公司推出了不少產品。A公司是一個人才儲備特別差的企業,除了F基本上沒有什麼人能挑起技術上的大梁。A公司的底薪不高,F的底薪隻有大約4千元,但他可以從新產品方麵分一些紅,每年大約5萬元。F是一個不善言辭的人,每年大約十萬的收入他也比較安心。由於A公司所在的行業比較窄,基本上來說,產品決定了企業的發展和生存。2006年,F主持研發出了一款完全可以和國外同行媲美的產品,一下子A公司開始在行業內脫穎而出了,而F似乎也開始要多賺些錢了……但A公司的老板G似乎不這麼想,他認為企業發展的關鍵是自己比較英明,而且他認為F過去的分紅比例太高,現在應該降下來,F每年能有十萬元的收入就不錯了。毫無疑問,F非常不認同,他認為自己被利用了,分紅可以少一點,但不能少太多。雙方較量一通後,算是互相達成了妥協,分紅降低大約20%,且要分幾筆兌現,2006年的分紅要在2007年7月才能兌現完。這次較量的結果導致F對A公司的歸屬感很差,在新產品研發上也有些怠工。
站在客觀的角度上看,A公司老板G做了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F是公司的核心員工,控製公司的核心技術,但是卻對公司有不少怨恨。F沒有一點股份,分紅降低了而且又被拖欠,不滿是肯定的。與此同時,G根本沒有第二個人可以替代F。舉一個不恰當的比方,這是將全部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裏麵,但籃子又是破的。
A公司的競爭對手B公司和A相比本來是老大哥,由於2006年A公司的崛起,馬上變成了小兄弟。B公司感覺到了自己產品上的差距,希望找一個研發總監。他們找到了我們公司,經過協商,我們很快開始了合作。在項目開展一個星期後,我們就找到了F。負責這個項目的顧問K很快發現,F就是客戶要找的人了……
當B公司知道我們找到F以後反應有點冷淡。他們認識F,但認為他在A公司內肯定有股份,這種人怎麼挖得動呢?而且,在一些展會上他們見過F,他們認為F是非常高傲的人,肯定看不上他們。B公司還是建議我們找國外的同行。
客戶不總是對的,但是我們肯定要尊重客戶的意見。我們幾個同事跑到B公司和他們一起開了個會,我們提出:如果能挖動B,你們願意接受嗎?他們回答:當然願意。我們提出國外同行的研發部門不在中國,如果請老外,你們可以接受嗎?他們回答:最好不要,這是最差選擇。這樣看來,我們還需要和F接觸。
F這個人一心研發,對外界了解甚少,他甚至不知道獵頭公司是幹什麼的。而且,他是一個提防心理非常重的人。我們同事花費了很長時間才和他解釋清楚獵頭公司是幹什麼的,並表示僅僅想和他交一個朋友。他這才勉強同意在他們工廠門口不遠的一個飯店見麵。我們的顧問K在和他見麵前,在網上查過他們這個行業的資料,算是找點共同話題。雙方前兩個小時基本上都是談他們行業內的事,漸漸地F沒有了戒心,不久就到了吃飯的時間。F邀請K和他一起晚餐,兩杯酒下肚,F打開了話匣子,毫不掩飾自己對公司的不滿。當K委婉詢問他是否有股份時,他憤怒地說:奶奶的,還股份呢,老子獎金還被拖著呢!如果不是獎金的問題,老子早就不幹了。當K問起他對B公司的看法時,F對B公司出奇地了解,對B公司的設備狀況都了如指掌,看來世界的確很小!他認為,B公司的基礎條件比A公司好很多,A公司對很多設備總舍不得購置。當K提出F是否可以考慮加入B公司時,F說這取決於兩點:第一,A公司拖欠的獎金是否補給他,而B公司是否會拖欠他的獎金。誰來補這個獎金無所謂,關鍵自己不要有損失;第二,B公司是否真的需要他?K當即回答:如果B公司沒有誠意,就不會請獵頭公司介入了。關於第一條,我們絕對可以幫助協調,問題不大。
事不宜遲,K當晚就和B公司的常務副總H聯係了。H聽後激動萬分,馬上安排周六和F見麵。
為了表示誠意,我們的顧問陪著F去了B公司,B公司的常務副總H,總裁D都在恭候F。看得出F非常高興,他屬於比較典型的知識分子,很要麵子。由於雙方都比較了解,這次見麵完全不像是麵試。D和H帶F參觀了實驗室和生產線,大家很投機地探討了6個小時。D最後很誠懇地提出歡迎F加盟,並表示既然聘請了科特傑,就由科特傑負責後續事宜。F也表示自己不是唯利是圖的人,自己會仔細考慮一下,表示會在一周內給出答複。B公司隨後安排了車送F回府。根據我們的經驗判斷,F肯定是要回去和老東家最後交涉一下。雖然F有意向,但是煮熟的鴨子一樣可以飛走。戰爭才進行了50%,而戰爭的成敗往往是由最後5分鍾決定。
很快,一件意想不到的對我們有利的事情發生了。當F向老板G提出自己想離開,G居然沒有任何挽留,反而說:如果你走,你的分紅就沒有了,你自己考慮吧!F非常氣憤,覺得這種老板不值得再為其賣命了。他馬上給我們打了電話,他說隻要B公司給20萬元補償自己獎金的損失,然後再給25萬的年薪他就可以過去。為了表示20萬的補償不是亂開的,他仔細和我們算了算A公司欠自己的獎金,總共23萬。看得出,B是一個比較嚴謹和不亂說話的人。我們立刻向B公司的老板D轉達了F的條件。D的回複出乎我們的意料,他說,不能隻補20萬,這不好,總不能讓人自己受損失吧?就補貼25萬吧!至於年薪25萬,這個數字也低了點,我們就把25萬當底薪吧。分紅參照副總級別,估計每年在10~30萬之間。合同我們已經準備好了,如果F沒有問題就馬上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