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這是典型的拿來主義,規避蠻力。想到我們很多企業總在麵試的時候充老大,甚至動輒來點所謂的下馬威,想起來就覺得特別好笑……做谘詢的好處就是你總有機會認識最聰明的人,也總有機會認識最愚蠢的人。不過告訴各位一個秘密,遇到最聰明的人要讚揚對方的智商,而對蠢人則要讚賞他的勇氣。這樣,你工作容易一些。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在戰略上和謀略中,收複對手才是真正的勝利,硬仗實際上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行為。在人才戰爭中,未必非要花費太大代價獵取成名人物,或者說我們不能總是用這種方式。而且,在人才爭奪方麵,盡可能用理想、發展空間或股權等巧勁,而不是一味的提高薪金,一味的用薪金來吸引人才好比是攻城,就算是攻下來代價也很大。攻城固然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手段,但是毫無疑問,這不是最經濟、最有效的手段。“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
“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必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這段話比較拗口,其意思是:以前善於用兵作戰的人,總是首先創造自己不可戰勝的條件,並等待可以戰勝敵人的機會。使自己不被戰勝,其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敵人能否被戰勝,在於敵人是否給我們以可乘之機。所以,善於作戰的人隻能夠使自己不被戰勝,而不能使敵人一定會被我軍戰勝。所以說,勝利可以預見,卻不能強求。
實際上,人才戰爭中能否勝利的關鍵,要看你是否有一個穩定的後方。要做到這點,最簡單的是要看:一個9分的人在你的組織內是否可以成為9.5分,你是否給人才一個發揮的空間。否則,你前麵請人,後麵走人,留下的人混日子,結果狼變成了狗,鷹變成了雞。更困難的是,沒有新的人才願意加盟你的組織。我們有一個客戶,對我們非常幫襯,總是給我們生意,但他們自己的生意總是不見起色,弄得我們都特別不好意思。年底回顧一下,發現這個公司管理層離職率高得驚人。這種情況下,還不等到別人和你戰爭,你自己就將自己廢了。記住,最大的敵人是你自己。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製流,兵因敵而製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故五行無常勝,四時無常位,日有短長,月有死生”。其意謂:兵的性態就像水一樣,水流動時是避開高處流向低處,用兵取勝的關鍵是避開設防嚴密、實力強大的敵人而攻擊其薄弱環節;水根據地勢來決定流向,軍隊根據敵情來采取製勝的方略。所以,用兵作戰沒有一成不變的態勢,正如流水沒有固定的形狀和去向。能夠根據敵情的變化而取勝的,就叫做用兵如神。金、木、水、火、土這五行相生相克,沒有哪一個常勝;四季相繼相代,沒有哪一個固定不移,白天的時間有長有短,月亮有圓也有缺。萬物皆處於流變狀態。
的確,人才戰爭的方式有很多種,吸引人才的方式也有非常多種方式,沒有哪個藥方包醫百病。而且,我們需要不斷觀察我們的競爭對手,也就是“敵人”的策略。不能閉門造車。例如,如果你的競爭對手給這個崗位的定價達到了30萬的年薪,你想低於這個價格太多就等於給你的競爭對手進行人才輸送了。同時,每個人的需求都不一樣,而頂尖級的人才更多少有些怪異。例如有些人不太在乎薪金的增幅,但一定要公司給30天年假,但他平時又不會自願加班,這種要求可以滿足嗎?我說行,這不就是避實擊虛嘛!
“故將有五危,必死可殺,必生可虜,忿速可侮,廉潔可辱,愛民可煩。凡此五者,將之過也,用兵之災也。覆軍殺將,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這段話的意思是,將領有五種致命的弱點:堅持死拚硬打,可能招致殺身之禍;臨陣畏縮,貪生怕死,則可能被俘;性情暴躁易怒,可能受敵輕侮而失去理智;過分潔身自好,珍惜聲名,可能會被羞辱引發衝動;由於愛護民眾,受不了敵方的擾民行動而不能采取相應的對敵行動。所有這五種情況,都是將領最容易有的過失,是用兵的災難。軍隊覆沒,將領犧牲,必定是因為這五種危害,因此一定要認識到這五種危害的嚴重性。
孫子老人家對人性的弱點理解的真是太透了!企業的高管也非常容易犯這些錯誤,將軍不能有太多兵士之勇,但又不能越位高權重越膽小怕事,不要被競爭對手激將,不能過度像學者一樣清高,不能有過度婦人之仁。具備以上幾條,就算智商再高,也不能將其放在最要害的職位上!
“昔殷之興也,伊摯在夏;周之興也,呂牙在殷”。其意謂:前殷商的興起,在於重用了在夏朝為臣的伊摯,他熟悉並了解夏朝的情況;周朝的興起,是由於周武王重用了了解商朝情況的呂牙。我覺得這是《孫子兵法》中我最認可的觀點。可惜,當年沒有獵頭公司,拿到現在這就是獵頭顧問的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