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戰爭的另一個誤區在於在錯誤的時間打一場錯誤的戰爭。換句話說就是找錯人了!很多小企業請了一些對資源過度依賴的高級經理人,結果代價不低,效果很差。由於不同性質的企業,所需要的人才截然不同,再優秀的人,也要放對地方。所以,當企業主在轉型期間拿不定主意,一定要找一些資深的顧問聊一下,谘詢費不便宜,但比失敗便宜得多。而且還有一點要注意,不要找到過於紙上談兵的人為將。但是,什麼是紙上談兵?這和學富五車怎麼區分?說到底,這還是對一個人的隱性特質的洞察問題。
第三節 我們需要指路人
不要總是幻想免費的午餐,商場上是沒有人會替我們白做事的。我們需要的是花錢讓別人給我們指路!
我曾碰到一個頗具黑色幽默性質的事例。
三年前,我們的顧問人員和一個保健品公司(這個公司的母公司主業並非保健品)接觸了一下,這個公司希望我們幫助他們尋求一個營銷總監或者是銷售總監,實際上他們自己也不太清楚自己要一個什麼樣的人。由於我有一些營銷方麵的背景,所以我們的同事希望我可以參與這個項目。和他們接觸以後,我發現這個公司的問題非常多,除了還算有點錢外,其他什麼也沒有;而且,他們正在犯一些常識性的錯誤。我的判斷是,如果真的要做好這個項目,需要花很大的精力。但問題是,這個公司的老板對谘詢行業的收費是不認可的,他認為這些東西看不見,摸不著。你讓他出100萬買輛車沒問題,你讓他給谘詢公司10萬元他就想不通了。
結果,正如我們所擔心的,這個公司連支付我們首期的定金都不願意給,而願意支付給我們的傭金也少得可憐。這樣,由於風險和收益不成比例,我們決定放棄這個項目,畢竟,我們不是慈善機構。出於禮貌和職業道德,雖然我們明確表示了退出這個項目,我還是親自回答了這個公司開始詢問的幾個問題。我以為故事結束了,沒想到才剛剛開始。他們緊接著詢問我的問題如同排山倒海,如果我一一答複這些問題簡直是一個巨大的項目。因此,我隻能禮貌地告訴他們:對不起,我實在不能做免費的回答。對方的反應更令我吃驚,他們認為就是問點問題,你也沒少什麼,幹嗎不和我們說一下呢?我可以請你吃頓飯啊。而且,你回答得好我們也可以考慮給你點錢。到了這個份上,我也實在沒話可說了,我能說的隻能是抱歉。6個月後,經過幾輪毫無意義的嚐試和犯了大量常識性錯誤後,這個公司在這個項目上徹底失敗了!
這個公司犯了常識性錯誤,他們沒有搞清楚將軍對戰爭的作用。沒有將就招兵,這些兵除了消耗糧食沒有什麼別的作用。而且,這個公司也沒有搞清楚,獵頭公司是雇傭兵,在不支付軍餉或者支付很低軍餉的時候,坦率來說,是不可能替你賣命的。不要總是幻想免費的午餐,商場上是沒有人會替我們白做事的。我們需要的是花錢讓別人給我們指路!在這個知識爆炸的年代,任何人不可能成為所有方麵的專家。尤其在進入一個新的領域的時候,外力是非常重要的。事實上所有人和所有企業都需要別人的谘詢,包括本身從事谘詢行業的企業,而在不恰當的時候自大和自力更生幾乎是變相自殺!
我再給各位講一個發生在我身邊的例子,也非常可笑!這是關於一個知名投資公司的。
由於我們希望借助外來資本做大,我就有計劃地和幾家風險投資進行了接觸,所以也認識了幾個知名人士。其中一位就是著名的I公司的合夥人Y,這家公司在國際上隻能算二流,但是在中國由於進入比較早,國人往往認為其是一流公司。事實上,我感覺這個公司不僅僅在資本額上,各方麵和大摩、高盛都不是一回事,明顯有差距。和Y的交道讓我感覺有些鬱悶,Y表示不相信我的計劃,他認為我可能寫書寫多了在忽悠人,雖然話沒有說得這麼直白,但也讓我比較難受。我難受不在於被拒絕,直接的拒絕比不負責任的承諾好100倍。我覺得他根本沒有看明白我們的商業模式,他也根本沒有看清楚我們對他們的潛在價值。不過話又說回來,對方沒有什麼惡意,我難受歸難受,我還是將對方當朋友看,一來二去雙方也通了幾次電話。
幾個月前,我的一個朋友告訴我I公司正準備投一筆錢到一個項目上,負責人就是Y。出於好奇,我就問了一下來龍去脈。我的朋友說這是一個做醬菜的項目,商業模式很簡單,就是找別人代工貼牌生產出產品,然後賣給經銷商。我問:這個項目已經開始運作了嗎?我的朋友說還沒有,等I公司給錢呢。我問:這種項目也能拿到錢?我的朋友講,可能I公司希望擺脫項目都是與IT有關的局麵吧,所以想試一下進入傳統行業。不過這個項目很好,毛利很高;這個項目團隊成員都很強,領頭的L水平很高,經銷商都非常願意給錢……我聽到這裏,就感覺這真是一個非常拙劣的故事,這是一個爛到家的破項目,如果讓風投投資,這真叫沒有安好心。我本人就是消費品行業出來的,常識還是有的,這個項目有幾點是完全站不住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