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張欣:中國創新建築的推動者(1 / 1)

在公眾看來,張欣身上最突出的標簽是潘石屹,但事實上,張欣並不是潘石屹背後那個隱忍的女人。從紡織女工到華爾街精英,從一個女性管理者到優秀的建築藝術推動者,張欣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在中國的商業圈中勾勒出自己的輪廓。

張欣出生在北京,14歲時,她跟著母親來到香港,柄身在一間極小的房子裏。她分別在服裝廠、電子製造廠等地方十·最低級的作。張欣對媽媽說:“什麼時候我一個月能賺到1400塊錢多好啊。”為了實現目標,她每天下了班都風雨無阻地去讀夜校。

張欣在信差、辦公室秘書兼財務等作中緩慢前進,但是生活沒有明顯改善。一次,一個兒時的夥伴來到香港,對她說:“你現在的生活太糟糕了,你應該去英閑進修。”幹是,張欣帶著積攢的錢去了英閨,開始了自己一生中最重耍的一段提升過程。她先就讀蘇塞克斯大學,接著在劍橋大學攻讀經濟學碩十學位。這以後,張欣的馗曆光鮮耀眼:巴林銀行、商盛、旅行者集閉的投資銀行家等。

1994年,她房地產商潘石屹結婚。婚後不久,他們創立了SOHO中闡的前勘一一紅石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當時,隨著互聯網大規校進入普通人的生活,大量中小型公司在迅速崛起,張欣和潘石屹敏感地預見到網絡技術將要對未來生活方式產生巨大衝擊。於是,他們決定以曰本“居家工作”的理念來推廣項目,將居家和辦公地點合一一為一。他們在第一個項目SOHO現代城中首次提出了SOHO的概念為都市裏年輕專業人士和中小型公司提供靈活的多功能空間,迅速獲得市場的認可。

剛剛開始創業時,兩人曾為現代城和建外項目的開發模式產生嚴重分歧。育睞華爾街大資金整合開發的張欣費盡波折邀請一家國際投行進入,但經過兩次漫長而失敗的談判後,項目又冋到了潘石屹零散幵發、快進快出的模式。

在隨後的SOHO現代城一係列的市場推廣中,張欣逐漸折服於潘石屹大生的敏銳商業嗅覺,她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在公司中的定位。在2003年以後,兩人的分形成了高度的默契:一切關係到資金的事情,比如銷售、推廣、談判,都由潘石屹負責,而建築設計、施工、內部管理,則交由張欣一手打理。

做現代城的項目時,張欣要建一個樣板間,那個時候,北京的房地產行業還沒有人蓋樣板間,沒有人支持張欣的提議。但張欣堅持自己的想法,大概花了兩天時間,張欣精裝修的樣板間就落成了0結果,她蓋的樣板間引起了轟動,有很多人來排隊買房。

張欣獨特的建築理念在SOHO現代城中充分得到顯示。她首次把民屆建築3作藝術品來經營,在社區環境布置和審內裝修方麵,她不僅啟用了以艾衛衛為代表的一批當代藝術家,還設獎金向全N各地美術院校的學生征集SOHO現代城空中庭院的藝術設汁。SOHO現代城建成之後,不僅房子賣得好,還形成了一種樣板效應,一時間,全國範內的大小幵犮商、建築師、規劃設計單位、建築學係的師z土都米SOHO現代城參觀。北京街頭的房子也幵始大膽地使用顏色,環路邊上,隨處可見一棟棟橘紅、明黃、翠綠的民居,讓人感受到北京城的亮麗。

2003年1月,北京房地產交易所推出的“2002年北京房地產十大熱銷樓盤”排行榜揭曉,建外SOHO以2002年總銷枵額24.13億的名列榜首。據統計,評出的十大樓盤銷飭額占北京市全部樓盤銷俾總額的四分之一,而建外SOHO的銷餌額占這十大樓盤銷俾總額的四分之一。

2007年10月,SOHO中國在香港上市。SOHO屮闡在首次公開發行中籌集到了19億美元,與此同時,在“福布斯2007中國富豪榜”上,張欣以個人淨資產38億美元位列第七名。

張欣矜經榮獲過亞洲之星”的稱號,該獎項由美國《商業糊刊》設立,在封麵文章中對張欣的評價是“北京最繁忙的建設者,而且是最受追捧的創新建築的提供者”。

中國建築史上的創舉一長城腳下的公社

“長城腳下的公社”是張欣在由國建築史上做出的又一創拳這個由12名亞洲傑出建築師設計建造的當代建築藝術作品,在創新觀念上,給處在建築時代的中國帶來極大的震撼和引領作用。2002年,“長城腳下的公社”在威尼斯雙年展第八屆國際建築展上展出,張欣作為這個項目的策劃人和投資人,一舉榮獲了相當於建築領域奧斯卡獎的“建築藝術推動大獎”,這是中國人首次在世界建築舞台上獲獎。參展糢型被法國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收藏,也是該中心收藏的第一件來自中國的永久性收藏藝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