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3 / 3)

曰本的城市綠化、廣場各不相同。行道樹有梧桐、芙蓉等樹種,也有銀杏;一條街樹種、規格參差不齊,低於我們的水平。綠地一般為喬灌結合、草花結合,綠量大,色澤鮮豔,與廣場、公園結合在一起,供人們休憩。日本的城市廣場一般都不大,如東京池袋區域和名古屋的幾個廣場。但這些廣場通過韻味和人性化的設施吸引人、陶冶人、鍛煉人,人氣指數很高。我們雖然沒有專門觀察廣場和公園,但所見所聞也很受啟發。

大阪和京都都有很多保護完好的曆史和近代建築,風格迥異,特色鮮明,都在按不同的用途使用。日本朋友告訴我們,政府十分重視曆史和近代建築的保護,肆意損壞原風格是要負法律責任的,更何況拆除。這些建築是城市的曆史和記憶,沒有曆史和記憶的城市是沒有靈魂的。寫到這裏,我突然想起一位歐洲城市規劃專家在批評老城區辟建寬馬路時講的一句話:城市老街道不是交通運輸線,而是曆史的記憶。

人性化的城市標識

繁華的日本大城市,高樓林立,車輛如梭,行人熙熙攘攘,商業、景點紅火,市區秩序井然。我認為,這一切與門類齊全、清晰明了的城市標識密不可分。

外地人也包括本地人到城市來,最頭痛的是路線不熟,地點找不到,事辦不成,尤其是五光十色、讓人眼花繚亂的大都市。而在日本一般不會出現類似問題。因為日本的城市標識體現了人性化,滿足了人的需要。那裏標識多、門類全,包括交通標識、街道標識、方向標識、景點標識、商業服務標識、旅遊標識、休憩標識、導購標識,等等,凡人們需要的一應俱全。通常,在我們國內高速公路標識設在距路口一公裏左右的主幹路旁,外地車輛要出城上高速路很難一次找到,駕駛員進城時往往要找參照物、記街名,很是麻煩。而日本的高速公路標識設在城市中心區的多個醒目地方,且多次標識,駕駛員不僅在城裏就能知道城外的高速公路的方向、入口,而且可順著標識上路,不會走彎路,節省時間,還減少了城內交通壓力。日本的地鐵站、火車站都是綜合性的,四通八達的線路班車在站裏彙合,門類齊全的商業服務業均設在站裏,立體布局多達五六層,高峰時站內能容納上萬人。然而,站裏的標識麵麵俱到,清晰明了,把人們“指揮”得井井有條。別說國人,就連我們一行外國人也感到很方便。

日本的城市標識多而不零亂,全而不粗俗。交通標識多設在交通信號燈杆和路燈杆上,沒有占用新的空間,比例也很協調;廣場、公園、景點的標識多是與所示內容風格協調一致的建築小品,別致典雅,極具欣賞力和誘惑力;店內(酒店、商店等)標識精巧新穎,一般都懸在空中,使人賞心悅目;有些夜間所需的標識,一般是霓虹燈和熒光燈,為美麗的城市的夜景增添了絢麗的色彩。日本朋友告訴我們,這裏的城市標識區別於廣告,沒有任何渲染。

在一些繁華地段還有“活標識”。就是那些著統一製服、戴大簷帽的男士。人們通過物標識無法滿足要求時,可以谘詢“活標識”,他會給你滿意的答複,更多的是那些訓練有素的城市“活地圖”、“活字典”能夠觀顏察色,主動為你服務,使你倍感親切,心情舒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