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在他的人生旅程中,都有愉快和不愉快的時候。
這種感覺,到了秋天,似乎反差要明顯一些,愉快的人更加飄逸,不愉快的人,恐怕難免會更加沉重一點。
秋季來臨,天高氣爽,萬裏無雲,心情好的人,自然是覺得非常痛快。因為他沒有憂愁,沒有什麼不高興的事。看見黃葉從樹枝上落下來,他認為遍地灑滿了金色的喜悅。看見路旁草尖上的寒霜,他覺得毛茸茸的十分溫暖。雖然秋風吹在臉上已經有些涼意,可比起悶熱的三伏天,要開心得多,舒暢得多。他敞著胸懷,唱著小曲,一路小跑,似乎天地之間的溫馨和颯爽統統屬於他了。
可是,假如這個人十分懊喪,碰上了倒黴的事,連喝涼水都塞牙的時候,就會感到秋天不那麼快活了。觸目荒涼,冷風颼颼,落葉飄零,枯草萋萋。此時,渾身上下很不自在,好像整個世界都跟他過不去似的,連走起路來也是沒精打采的了。
其實,我也不讚成秋天早早地來臨,因為金秋一到,也預示著寒冬即將來臨。
所以秋天不像春天那樣充滿了希望,有著無限光明前景的展示。足足地可以放開手腳,大大地施展抱負的日子長著咧!嫩綠的春天和隨之而來的濃綠的夏天,連在一起,是一個漫長的期待。優遊從容,在希望中,在生長的季節裏,來得及做許多有意義的,灑下種子即可萌芽,還能開花的事情。但黃色的秋天未免短促了些,緊接著便是白色的冬天。你還未在畫板上留下一抹香山紅葉的倩影、古都灰蒙蒙的紅牆碧瓦的雄姿,那扯棉拉絮般的皚皚白雪就將一切色彩全部遮蓋住了。
如果,真是純潔的白色也還罷了,至少給人一點清淨。不是的!很髒很髒,像一塊蓋了多少年的棉花套子,散發出一股黴味。於是在秋天,即使是金黃色的秋天,美不勝收的秋天,一旦想起那髒兮兮的白,馬上倒了胃口,沒了興致。
不過,這也隻是一種心緒而已。
說實在的,真是秋天光臨,決不會有因為擔心冬天的原故而上吊自殺的人。除非此公神經衰弱到極點,除非有自殺情結,無法控製,才會把脖子伸進繩套裏。
剩下的絕大部分人,該郊遊的還是要去圓明園,站在東倒西歪的大水法前留個影;該購買秋裝的女士,忙於出入卡地亞或是銀夢時裝屋,努力表演出一個瀟灑;該覺得秋天不失為結婚的最佳時節,趕緊用繩子(當然用月下老人的紅繩,不過,有時也不用硬拴)牽著未來的新娘去登記。一切照舊,毫無二致。對於秋天的感覺,隻不過是一種心頭上的“生的問答”,也就是傷感而已。
但是,也有另一類人,透著一點點怪,屬於北京人所說的“格色”家夥,未必是心術不良,或有什麼陰暗心理(但願如此!)。反正他春天裏領教了“路上行人欲斷魂”的滋味,夏天裏嚐夠了“赤日炎炎似火燒”的苦頭,在秋天,他經受了他認為的“秋風秋雨愁煞人”的惆悵以後,季節的變化反複,使他脆弱的神經,竟會產生“歇斯底裏”的過敏反應。他對窗外所有的一切,怎麼也看不上眼,尤其是人,幾乎所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