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 梁振英:慈母身教,窮人的孩子早當家(2 / 2)

言傳身教育子女

梁振英十分注重健康生活,自己常常在住所種菜,閑暇時,更是邀請諸多朋友到自己的山頂大宅,享用他親手栽種的有機蔬果而製成的鮮美蔬菜。

在自種蔬果之餘,養魚怡情是他的一大樂趣。他曾以細膩溫潤的筆觸記下了對水中生物的喜愛之情:“金魚街的店鋪不隻賣金魚、熱帶魚和海水魚……我最近對兩種小動物特別感興趣,一是一種淡水蟹,全長三四寸,蟹蓋紫色,其他部分紅色,十分嬌豔,也十分生猛,三十幾元一隻,價錢視大小而定。我買了兩隻,回家放在種蓮花的缸中,兩個星期來,適應得很好,而且最喜歡吃紅蟲。”

對於子女教育,梁振英絕不鬆懈,可以用父愛如山來形容。梁振英有三個孩子,他時刻不忘用養魚之道教育子女,因為養魚讓小朋友認識環境質素:魚生活在水中,水的質素至關重要,不換水,沒有足夠空氣,時間長了會憋死。換水太快,自來水中的添加劑也會令魚受不了,還有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的問題。魚缸中養水草,在陽光照曬下會發現水草葉麵釋放氧氣,這些都是好教材。“養魚比玩玩具好。”梁振英認為,“如時常帶著小朋友去逛逛花鳥市場,可以讓他們開開眼界,也是很好的生物課。”

他在講述生命的意義時,總以兒子梁傳昕捉蜻蜓為例。十幾年前,在傳昕一歲多時,梁振英為兒子捉了一隻蜻蜓,他把蜻蜓綁在學行車上,兒子想要捉,結果用其一歲多大的肥手掌不小心拍死了蜻蜓。“蜻蜓一命嗚呼,傳昕大哭。”梁振英說,“此前見過兒子把玩具摔在地上摔得粉碎,但從來不哭。這是為什麼?生命,生物和死物的分別,一歲的小寶貝也知道。”所以,他鼓勵孩子養些小生命!

梁振英曾說過,任何工作都可以由他人代勞,但唯獨做父親不能假手於人,因為所有孩子都隻有一個自己的爸爸。三個孩子未長大前,梁振英早上送孩子上學,晚上推掉所有應酬,他說要回家和太太、孩子一起吃晚飯。直到三個孩子都長大了到外國讀書,梁振英晚間時候才“重出江湖”。

太太唐青儀曾撰文這樣形容丈夫:振英很忙,但每年也會和我一起千裏迢迢飛往英國,跟在彼邦念書的孩子聚一聚,哪怕隻是逗留一天,為的就是一家人可以團團圓圓吃頓年夜飯。她真情流露說,父親的責任,家庭的責任,梁振英都沒有因為工作忙而丟掉。

梁振英推掉了應酬,而太太推掉的卻是一生的事業。夫妻相互扶持,全家人一心一意,幸福的家庭真讓人感動。梁太唐青儀曾經是大律師行的股東合夥人,但為了孩子的學習,為了讓丈夫工作專心,自己由一個女強人律師默默走到梁振英的背後,做了全職太太。三個孩子在媽媽的辛勤哺育下,如今個個都不負父母的期望,長子傳昕已在英國讀博士,兩位妹妹頌昕和齊昕也入讀英國名校。

“教育心得”

母親本身流露的種種美德,耳濡目染中,才形成了孩子(梁振英)現在處變不驚的堅毅性格,並讓他對家國、事業都抱著絕對的責任感。梁振英夫婦教育子女是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並從自己的小家開始。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對孩子的陪伴和教育至關重要,必要時可犧牲一些與工作相關的時間來讓給孩子。現實社會中很多“有了錢”的父母都後悔孩子小時自己“忙於事業”沒能好好教育孩子。這也值得當下為人父母的引以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