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要懂得善假於人而成功(1 / 2)

憑一己之力辦好一件事表麵上看是自力更生,其實是笨辦法。利用他人的智慧和力量,辦好自己的事情,才是一種大智慧。隻要善於利用,一個人的人脈網絡能夠為其提供足夠的資源和力量,你的親人和朋友,有一麵之交的,甚至你的對手,都能為你所用。

荀子在《勸學篇》中說過:“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裏;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現實生活中的人,善假於人者,可以展宏圖,立大業。

古之“借風騰雲”“借屍還魂”、“借腹懷胎”、“借名釣利”、“借力打力”、“借雞生蛋”,等等,無不是講究一個“借”字,講究借助外部力量而求得發展。帆船出海,風箏上天,無不是“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而人的成功也需要借力。

正如安德魯·卡內基的名言:“不是我本人有什麼超常的智慧和能力。我隻不過比較善於團結在某些方麵比我能幹的人為我工作而已。”

有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

一個小男孩在他的沙箱裏玩耍。沙箱裏有他的一些玩具小汽車、敞篷貨車、塑料水桶和一把亮閃閃的塑料鏟子。在鬆軟的沙堆上修築公路和隧道時,他發現在沙箱的中部有一塊大的岩石。小家夥開始挖掘岩石周圍的沙子,企圖把它從沙箱中弄出去,而岩石卻相當大。手腳並用,岩石便被他連推帶滾弄到了沙箱的邊緣。不過,這時他才發現,他無法把岩石翻過沙箱的邊牆。

小男孩下定決心,手推、肩擠、左搖右晃,一次又一次地向著岩石發起衝擊。可是,每當他剛剛取得一些進展的時候,岩石便滑落掉進沙箱。最後,他傷心地哭了起來。這整個過程,男孩的父親在起居室的窗戶裏看得一清二楚。當淚珠滾過孩子的臉龐時,父親來到了他麵前。

小男孩的父親溫和而堅定的說:“兒子,你為什麼不用上所有能用的力量呢?”垂頭喪氣的小男孩抽泣道:“但是我已經用盡全力了,爸爸,我已經盡力了!我用盡了我所有的力量!”“不對,兒子”父親溫和地糾正道,“你並沒有用盡你所有能用的力量,你還沒有請求我的幫助。”父親彎下腰,輕鬆地將岩石搬出了沙箱。

善借外力就是贏家。立足自我但不排斥外力,這是成功思維不可缺少的一種境界。

曆史上的成功人物,無不是將“借人智慧和力量”這一成功之道發揮得淋漓盡致。

三國時期,袁紹死後,局麵由他的妻子劉氏及謀士審配、逢幻把持,立三子袁尚為大司馬將軍,統領冀、青、幽、並四州之地。袁紹長子袁譚深為不滿,要和袁尚一決高下。恰在此時,曹操乘連勝之威,進攻黎陽。袁譚迎戰大敗,隻好派人向袁尚求援。袁尚隻撥5000兵馬相助,在半路上便被曹軍全部殲滅。此後,袁尚即不再增派援兵,意欲借曹操之手除掉長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