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上級對你產生嫉妒時,作為下級的你一定要十分小心,否則,遲早會大吃苦頭,甚至會付出沉重的代價。
三國時的曹操,一方麵招賢納士,另一方麵對勝過他的人心懷妒嫉。曹操手下的楊修,聰明過人,每每猜破曹操的心計。
一次,建造相國府,搭好了架子,曹操去看後,讓人在門上寫了一個“活”字。眾人不知曹操什麼意思,楊修見了,便說:門中“活”,是個“闊”字,曹相國正是嫌門大了。
又有一次,有人送曹操一盒酥餅,曹操嚐了一口便在盒蓋上寫了一個“合”字,命眾人傳看。大家都不知曹操葫蘆裏賣的什麼藥。傳到楊修那裏,楊修便打開蓋,吃了一口,然後對旁邊的人說:“曹公叫我們‘一人一口’,這還不明白嗎?”對楊修的聰明,曹操口上稱讚,“心實惡之”。
後來一次在外征戰,形勢不利,曹操想退兵而又心不甘,硬挺著又無勝利的希望。這時值勤官來請示今晚軍中口令是什麼,曹操正在吃雞,使隨口說道:“就定雞肋。”口令傳下去,楊修便開始整理行裝。旁邊的人很奇怪,說:“又沒下撤退的命令,你為何收拾行裝?”楊修答道:“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曹公正在猶豫,我看是要撤退了,早做準備,免得到時慌忙。”楊修這麼一說,其他人也開始做準備了。
這事讓曹操知道了,曹操再也容忍不了楊修竟然比自己聰明,他便以“惑亂軍心”之罪,將楊修殺了。
正是楊修一而再,再而三地激發曹操的嫉妒心,為自己招來殺身之禍。有嫉妒心的人,常有一種“危機感”,就是怕別人超過自己,顯出自己的落後和平庸。
當一個人事業有成,或加官晉爵之時,當然是應該值得慶賀的,但這種慶賀應適可而止,切忌得意忘形。因為在你的身邊,還有一些失意的人,你的張揚會引起他們的心態失衡而導致嫉妒產生。
切忌不可因為自己取得了一些成績,就不把別人放在眼裏,否則,將會給自己樹立更多的對手。嫉妒是人性的本能,嫉妒就像一把烈火,控製不住,會把一個人毀滅的。
要學會理智地麵對自己的成績,心態放平,姿態放低,與人相處,謙虛謹慎,這樣才不會招致來自四麵八方的嫉妒的眼光。一個人做事不但不能激發他人的嫉妒心,而且還要盡力弱化他人的嫉妒心,以有利於與他人建立並保持融洽的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