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最易犯的毛病就是妄自尊大、心高氣傲,甚至不把一些“老前輩”放在眼裏。
富蘭克林被稱之為美國之父。關於他,有這樣一則故事:他年輕時,應一位老前輩之約,昂首挺胸地走進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一進門,“嘭”地一聲,他的額頭撞在了門框上,腫了一個大包。老前輩笑著出來迎接他,說:“很痛吧?你知道嗎,這是你今天來拜訪我的最大收獲。一個人要想洞明世事,練達人情,就必須時刻記住低頭。”
老前輩在單位時間長,清楚許多事情的來龍去脈,經曆的風風雨雨也多,你如果虛心向其請教,他可以傳授給你許多有益的東西,比如,在工作中如何才能成功,如何與各種人打交道,如何處理棘手問題等等。這可能是你需要花很長時間,甚至要走許多彎路、遭受許多挫折才能得到的。
每個人都有與眾不同的優勢,何況老前輩,所以對老前輩客氣點、尊重點,必要時請他給你的工作進行指導,這比苦思冥想更有效率,老前輩也是人,他也需要別人的肯定和尊重。
芭比·多麗的成功故事就是善於請教、善於傾聽而獲得豐厚報酬的最典型的例子。
這位年輕女性在三年的時間裏,從一個打字秘書一躍成為世界上第一家電視短片公司的董事長。
她的秘訣是不停地向上司問“為什麼”。
芭比·多麗大學畢業後,便在一家廣告代理公司擔任打字秘書。之後,她陸續擔任過廣播公司編輯主任、廣告代理公司廣播導播、紀錄片公司總經理的專職秘書。她的觀察、判斷能力極強,對於出現的問題,她總能一眼就看出症結所在,然而她再去請教上司或有類似經驗者,仔細聆聽對方的意見,吸取對方的經驗,她自己獲得了足夠的知識,同時也獲得了上司的青睞。
25歲時,她當上了紐約市WPIX電台編輯主任的秘書助理,因此,她親眼目睹了WPIX電台由一間小小籌備辦事處發展到一家大電視公司的整個成長過程。
到了28歲,她突然覺得沒有必要留在那兒供人“指使”,於是,她決心自己出來創業。她很好地利用了自己虛心請教積累的“人脈資源”,因為她過去的很多上司和同事都願意幫助她,既幫她解決技術上的難題,還願意購買她製作的節目,於是在極短的時間內她攀上了成功的巔峰。
這一切都是她由於好奇心與事業心的驅使而不停請教,並以他人為師努力學習的成果。
學會向別人請教這很重要,特別是年輕人,剛進入社會,很多事情還是處於一個學習階段,在這方麵如果能以低姿態者的身份向老前輩請教,相信會有很大的收獲。
其實老前輩有很多地方是值得學習的,虛心地向他們請教是你走上成熟和成功的捷徑和必由之路。
小李供職於一家大單位的宣傳部門,處長要他擬定一個全年文化工作的意見,他收集資料,伏案疾書。花了一個通宵,第二天上班就呈到了領導的案頭,他認為領導一定會對他的高效率表示讚賞,沒想到領導的意見是返回修改。他百思不得其解,自己覺得寫得很完美了,於是他把文化工作的意見撂在了一邊。過了一天,他自己再拿起文化工作意見去看的時候,卻發現很多問題。由於當初自己大腦被激情控製,很多意見都很情緒化,有點幼稚。於是,又過了三天,經過反複斟酌修改,再呈給領導時,領導滿意地說:“這回很好嘛!”
由於自己知識、閱曆和經驗不足,年輕人做事往往無法達到十全十美、天衣無縫,當老前輩指出自己的不足時,就要深表感謝,誠懇地接受,切實地改正。
尊重單位裏的老前輩是做人的準則。即使你在能力上強過他,在經驗上不一定超過他,所以,在單位裏不能無視老前輩。曆史上有個著名的故事,就說明了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