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與人的交往中,自己待人的態度往往決定著他人對自己的態度,就像一個人站在鏡子麵前,你微笑,鏡子裏的人也微笑;你皺眉,鏡子裏的人也皺眉;你對著鏡子大喊大叫,鏡子裏的人也衝你大喊大叫。所以,我們要想獲得他人的好感和尊重,首先必須尊重他人。任何人的心底都有獲得尊重的渴望,受到尊重的人會變得寬容、友好、容易溝通。
我們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生活方式,如果不考慮個人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的差異,而硬是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別人,不僅會造成別人對你的反感,還容易讓對方感到你不尊重他。
很多人喜歡擺架子、我行我素、挑剔他人的不是,在眾人麵前指責同事,而沒有考慮到是否傷了他人的自尊心。其實,隻要多考慮一下,講幾句關心的話,為他人設身處地想一下,就可以避免許多不愉快的場麵。
王鋒是一位律師,他的聰明早已被業內人士認可。前不久他買了一棟別墅,搬進新居沒幾天,他就對小區這也看不慣,那也瞧不上,不到一個月,他就給小區物業管理層上了洋洋萬言的意見書,上至物業管理人員的工作作風和方法,下至普通居民的不良行徑與嗜好一一列舉出來,提出了周密的改進意見。
在一次小區全體業主大會上,他還咄咄逼人地當眾批評物業主管。結果怎麼樣呢?他被小區居民視為“自大狂”乃至“神經病”,他的建議不僅沒有被采納,自身還招來了眾人的嘲笑。
謙讓而豁達的人總能贏得更多的朋友。相反,那些妄自尊大,高看自己小看他人的人總會引起眾人的反感,最終在交往中使自己落到孤立無援的地步。
在人與人的交往中,尊重是第一位的。有句話說得好,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你敬重他人,他人才會敬重你;你依賴他人,或者藐視他人,就不可避免地會受到他人對等的依賴或者藐視。
米開朗琪羅是著名的大理石雕刻家,大衛像是他舉世無雙的藝術傑作,但就是這麼一件世界雕刻史上的極品,在完成之初,也曾有主管官員不滿意於它的鼻子而向米開朗琪羅提出了更為“高明”的修改要求。麵對這樣的情景,雕刻大師又是怎麼做的呢?
米開朗琪羅在經過反複的推敲和精心的雕鑿後,終於完成了大衛像的雕刻。對作品上下左右審視了一番後,他覺得非常滿意。正在這時,主管此事的官員過來了,官員看來看去,似乎覺得不太滿意。米開朗琪羅問:“有什麼地方不對嗎?”
“嗯,就是鼻子太大了點!”那位官員說。
“是嗎?”米開朗琪羅站在官員的身邊,在雕像前麵看了看,恍然大悟般地大叫了一聲:“可不是嗎?鼻子大了一點,沒關係,我馬上改!等一會兒絕對讓您滿意!”說著就拿起工具爬上架子,丁丁當當地鑿起來。
伴隨著雕刻刀的不斷雕鑿,紛紛揚揚地掉下了許多大理石粉,那位官員不得不躲開,過了一會兒,米開朗琪羅終於雕好了,這一次,他請那位官員到架子上去檢查:“您看,現在可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