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看今朝風流人物-5(2 / 3)

王開聽後不勝感激,這位老人與自己毫不相識,卻對自己像孩子們般的嗬護,又把她兒子的遺物送給自己,王開對她敬佩有加,打定注意從此就守在玉蘭的墳前,侍奉這位老人度過餘生。

王開接過帽子後戴在頭上,大小剛好合適,對納蘭氏笑了一笑,便轉身向遠處走去。老人也是笑笑,見他走遠,歎道:“這孩子,又去看望她了。”

一路上青草遍地,野花芬芳,王開行走其中,不禁想起在空靈穀中與玉蘭相度的快樂時光,高興之餘又悔恨漸生,當初怎麼就不聽她的話呢?忽地眼神呆滯,心跳加劇,目光釘在前方一座土墳上,王開邁著緩緩的腳步,從懷中掏出玉蘭的那隻玉鐲,向土墳走去。

在墳前跪著默泣一會,漸漸回過神來,暗自責怪不該在她墳前這樣傷心,惹她擔憂。這時抬頭才注意到墳頭上的一朵鮮花,昨天來的時候還沒有呢。白色的花朵散發出幽幽的清香,有種玉蘭清秀般的感覺。王開把鼻子伸過去想要細細品聞,剛低下頭,一隻蝴蝶從花朵後飛開,搖動著彩色的兩翼舞向空中。

“大哥,你相信人有靈魂麼?。。。”“大哥,我們死後就把靈魂附在一對蝴蝶上好不好?就像是梁山伯與祝英台那樣。”玉蘭的話語在耳畔縈繞起來,王開一激淩:這蝴蝶定是蘭妹所化,玉蘭一直在這裏等我去找她。想到這裏,王開身體一躍而起,向蝴蝶追去,嘴裏大喊著:“蘭妹,蘭妹我在這裏呢!你不要走!”剛一躍起後就又倒地,牽動傷口,雙腿疼痛不已,又流出不少血來。

彩蝶在王開頭頂上繞上兩圈,就慢慢向遠方飛去,王開瞧得心急,卻又無可奈何,心中想到一定是玉蘭怪我沒有和她一樣化為彩蝶,那麼我要快些把靈魂附到蝴蝶上才對。可是怎樣才能附身到蝴蝶上呢?玉蘭知道這法子,我卻不知道。以前她是不是對我說過呢?都怪我沒有記住她的每一句話。現在可怎麼辦呢。”

王開想了好久不得要領,暗讚難怪梁祝二人能千古流芳,原來他們二人能同時把靈魂附到一對蝴蝶之上。我真是辜負了玉蘭對我的一片心意。轉而又想玉蘭生前辛苦救自己出來,在臨終前還惦念自己,如果自己一死了之卻未能將靈魂附在蝴蝶身上,豈不是令蘭妹更加心寒。躊躇半天,仍不知所措,深感無能,自從沒有了她的相伴,自己一人倍感孤獨無助。

以後王開依舊每天來小溪旁看望玉蘭,在她墳前呆坐半天,看那朵長久不凋謝的白花。這樣又過了三個月,王開身上的傷勢在玉蘭留下的藥方的治愈下已完全好轉,隻是由於先前受傷太重,武功大半已經失去。

天氣漸涼,草原遠遠望去一片枯黃。這一日王開又來到小溪旁,走近玉蘭墳前,發現有些異常,感覺少了一些東西。稍加細想,心神俱冷:墳上的那朵白花昨天還在迎風起舞,現在卻已經凋淩。王開慌亂地撿起掉落的花瓣顫抖地送到花枝上,剛放上去就又落了下去。如是者三。王開訇然坐地:玉蘭走了,她不再等我了。“玉蘭,玉蘭!”仰天大吼地大叫了起來。納蘭氏從一旁探出頭來,望著這一切,搖頭歎氣,轉身離去。

第二日一早,納蘭氏帶著牛羊到部落裏交換物品用具。王開因為相貌被毀,麵容奇醜,又不想要戴上麵罩偽裝,所以就沒有同行。

晚間回來時納蘭氏像往常一樣對王開講了一天的見聞。王開久居邊關,對胡人的習俗頗有了解,對她講的東西也不感到陌生。最後聽納蘭氏說道:“聽說平州城投降之後,安州城也快抵擋不住了。你知道那個洛城吧,聽說有個厲害將軍守得挺嚴。唉,連年打仗,這可苦了兩國的百姓啊!”

王開聽後隻是想到,都怪我沒聽玉蘭的話非要上戰場才有今天的淒涼境地。以後什麼打仗的事我再也不去理會了。又回想到昨日看到玉蘭墳上的殘花,心中不好受,端起奶灑喝了起來。喝了幾壺後突然想到:空靈穀離洛城不遠,如果空靈穀被胡人發現,穀裏麵的東西就要被毀了,裏麵還有玉蘭父母的骨灰。嗯是了,玉蘭一定是責怪我沒有照看她雙親的骨灰,在生我的氣,才使那朵花凋謝了的。那我這就去把二老的骨灰取來,讓你們一家團聚。

想到這裏,王開放下碗筷酒杯,戴上一頂帽子,臉前蒙上一塊黑布,牽過一匹馬向納蘭氏說明情況後就揚鞭飛奔。

納蘭氏知他性子執拗,每日在墳前能坐上半天,這次這麼急著辦的事一定是和這位姑娘有關了。老人沒說什麼,由他去了。王開駕馬走了幾步,回頭看到老人仍在張望著自己的背影,她滿是皺紋的臉上眼淚縱橫。王開感慨一歎,快馬加鞭急急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