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千山尋道姑無影 棲木魚聽秀士論關(3 / 3)

秀士道:劍門關位於四川劍閣縣北五十裏的劍門山,為古蜀道要隘。晉人張載作《劍閣銘》說:‘唯蜀之門,作固作鎮,是曰劍閣,壁立千仞,窮地之險,極路之峻。’唐代詩人岑參也有詩歎曰:‘朝登劍閣雲隨馬,夜渡巴江雨洗兵。’三國時期,諸葛亮曾利用劍門之險,射殺北魏驍將張。

紫茗呷了一口茶說道:‘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詩中所說的陽關,在甘肅黨河西岸,自古與玉門關同為出塞必經之地。

秀士道:素有‘嶺南第一關’、‘南粵雄關’之稱的梅關,是一座頗享盛譽的名關。它坐落在廣東江西交界的梅嶺之上。梅關由於多梅而譽滿於世。在梅花盛開之時,清香撲鼻,醉逸遊人。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墨客在此流連題詩。北宋大文豪蘇東坡有詩雲:梅花開盡雜花開,過盡行人君不來。不趁青梅嚐煮酒,要看紅雨煮紅梅。

紫茗打了幾個哈欠,說道:天這麼晚了,咱們還論什麼名關勝隘,真是昏了頭!放著美美的覺不睡,真是傻到家了。

秀士正色道:今晚你可不能溜之乎也,可要鑽桌子了,該你說了。

紫茗勉強打起精神道:好,我說一下,楚國伍子胥過昭關,一夜頭發全白了,這個昭關就在安徽小峴山之西。明代有人在昭關建伍子胥祠,附近有史勝褒禪山,山色翠靄,四麵如周。中有起雲峰,並有龍洞、羅漢洞、洞穴曲折,深不可測,洞壁怪石鉕落,石鍾乳倒垂其間;下有慧空禪院,為明代鄭和所建,氣勢雄偉,院內古柏參天,竹木瀟瀟,四周山勢突兀,景色秀麗。寧代大詩人王安石曾遊此地,作《遊褒禪山記》,至今碑記尚存。

秀士問:你對那裏為何這般熟悉?

紫茗神秘地笑笑:那裏我的家鄉。

秀士道:有機會我一定到那裏一遊。我再說一個娘子關,在山西與直隸交界處;關居山腰,監桃河,靠綿山,陡壁如削,奇峰突起,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有‘三晉門戶’之稱。唐高祖李淵的三女兒平陽公主曾率兵數萬駐守此地,因此得名娘子關,至今關上有‘唐平陽公主駐兵處’。關城下麵有飛泉多處,還有水簾洞,方圓丈餘,水如碧玉,衝力極大。明代詩人王世楨有‘噴玉高從西極下,擘崖雄自巨靈來’的詩句。

秀士說完再一看紫茗,他已呼呼睡去。秀士扳醒紫茗,叫道:你這懶蟲,還未說完,怎麼獨自睡了?該你說了。

紫茗揉揉眼睛:我說什麼?實在想不出來了。

那就鑽桌子。秀士回答。

我說,我說,華容關。紫茗一字一頓地說,嘴裏流著口水。

哪裏有什麼華容關?

當年諸葛亮讓關羽守的那個關,赤壁大戰曹操慘敗逃至此處,被關公放了,要說人家關公,真叫仁義,以德報恩……紫茗伸出大拇指。

秀士道:你別打岔兒,快鑽桌子,那不是關,是華容道。

好,我鑽!我鑽!紫茗說著鑽進桌子,可是怎麼也出不來。原來秀士用一根手指撐著桌子,紫茗鑽到哪兒,桌子跟到哪兒,紫茗就是出不來。

這秀士好俊的功夫!尹福在窗外暗暗歎道。

公子,讓我出來吧!紫茗求道。

秀士仍不理睬,隻是嘿嘿地笑。

尹福見那秀士臉不紅,心不顫,全身如鍾,但不搖不擺。

公子,時候不早了,咱們明天還要趕路呢,你那書箱子還得要我背呢!紫茗在桌子底下東轉西爬,汗流浹背,就是出不來。

這時,一股風襲來。

重重的一擊,桌子劈得粉碎。秀士一閃身,一個黑影一閃。

出來吧。後生!一聲怪笑,令人毛骨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