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胥恥,荊城雪;申胥恨,秦庭咽。羞比肩種蠡,一時人傑。花月煙波西子黛,魚龍沫噴鴟夷血。
到而今,薪膽向誰論?衝冠發!
……
這吟聲悲涼淒切,聲震蒼穹!
難道後院也住著一個男人。
尹福感到納悶兒,於是披衣起床,悄悄溜出屋子。穿過一個垂花門,來到一個庭院。他隱到樹叢背後,凝眸一瞧,見是個三十多歲的秀士,臉容白淨清秀,一雙大眼炯炯有神,充溢著智慧之光,透出軒昂之氣。
這時有個書童模樣的人走出來,喚道:公子,外麵天涼,該回屋安歇了。
秀士走進屋內。
尹福來到窗外偷瞥。
秀士和書童在桌前對坐。
秀士道:我睡不著,一連幾日也打不到探母親的消息,叫人心蕉。紫茗,你我猜猜謎如何?
紫茗道:公子,猜什麼呢?
秀士道:十步之澤,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百裏之隔,必有關隘。我國曆史悠久,幅員遼闊,山脈縱橫,河流眾多,關穀要塞遍布崇山峻嶺之間。杜甫曾以‘艱苦奮長戟,萬古用一夫’,來形容潼關之險;陸遊曾以‘何當受詔山,函穀封丸泥’,來形容函穀關之要。關隘一般在名山之巔,大川之旁,諸如洛陽之南的伊闕關,兩山對峙,石壁峭立,伊河橫貫其間,風景十分優美,且有龍門石窟之珍寶,為遊客所陶醉。鄭州之西的虎牢關,山水秀美,景色宜人。山西的雁關門,霞舉雲飛,重巒疊穀,蜚雁橫飛其間,美不勝收。甘肅的嘉峪關,山有九眼泉,清澈如鏡,南有祁連山雪峰如玉,北有龍首山雄居河西,雄偉壯觀,使人心曠神怡;北京庸關,山巒間花木鬱蔥蘢,猶如碧波疊浪,有‘居庸疊翠’之稱……
紫茗笑道:公子想是論關子,可是您把這些中關都一一道出,叫我還說什麼呀?
秀士禁不住仰天大笑,嗬嗬笑道:你不提醒我,我倒忘了,好,就論關吧,我說一個,你再說一個,哪個說不出,就叫哪個鑽桌子。
紫茗委屈地說:哪個有你那樣大的學問,到頭來還不又是我鑽桌子。
秀士道:東漢張衡在其名著《東京賦》中,有‘盟津達其後,大穀通其前’之句,這裏所說的‘盟津’,就是指河南孟津縣東北的孟津關。相傳周武王代商紂王時,在此會盟並渡河,故又名盟津。以後周武王曾兩次會師於孟津,當時有八百名諸侯率兵前來相會呢!該你說了。
紫茗歪了歪腦袋想了一想,說:陝西、河南、湖北三省交界處有個荊紫關,北依商山,西傍丹江,瀕江為關,這裏商業興隆,物資豐富,人來人往,好不熱鬧,自古以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我去過那裏,那裏有七百多間古房子,還有江西會館、川陝會館、平浪宮、禹王宮、萬寺宮、清真寺、城隍廟等名勝古跡,周圍有個法海寺,有泉水環抱,小瀑奔瀉,風景甭提多美。
秀士接著說:北望滔滔黃河,西憑滾滾洛水,回首曆史風雲,使人想起北宋司馬光為虎牢關題寫的著名詩句:‘天險限西東,難名造化功,路邀三晉會,勢壓兩河雄。除雪沾枯草,驚飆卷斷蓬。徒觀爭戰處,今古索然空。’據說周穆王射獵於鄭圃,曾將進獻的猛虎在此豢養,因此得名虎牢。此關有‘一人荷戈而立,百人自廢’之險。三國時期的‘三英戰呂布’就發生在這裏,傳說張飛曾把呂布的紫錦冠打落在水河,連河水都嚇得倒流四十五裏。
紫茗見秀士停頓不說,立即嚷道:這個虎牢關你已重複過,還要說一個。
秀士笑道:你這個小賴皮!好,我再說一個玉門關,唐代大詩人王之渙‘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的名詩,也使玉門關聲譽遠播,千古垂名。玉門關建於漢武帝時期,離甘肅敦煌一百六十裏。
紫茗吐了吐舌頭:喲,這麼短!好,我說。被譽為‘七十二水歸正陽’的正陽關,位於安徽,著名的秦晉淝水之戰就發生在這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