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自劾(2 / 2)

夏夕對捷哥正色道:“你可記住了,怎麼報恩都成,千萬不敢亂娶。”

大家都笑,捷哥尚在童稚,這般警告也太早了點。

“你祖母嫁人之後生了三個兒子兩個閨女,定南侯是最小的。家裏婆婆當家,她不愛出門交際,貴婦圈裏少有露麵,一直也沒聽到特別不好的名聲。大約是定南侯孝順,保密功夫做得好。要不是聽你說起,誰能料到她竟是這種人。”

事實證明,樊老太太瘋歸瘋,卻並不當真是個瘋子。春蕪院這邊,賽罕帶著手下嚴陣以待,幾天過去了,一點動靜也沒有。

第二天,皇帝下朝回到寢宮。進了宮門第一眼看到的,是長跪當院,匍匐請罪的皇後。皇帝親手扶起了新婚的妻子,小夫妻在寢宮裏一直說到了後半夜,生於深宮的少年皇帝聽皇後講完了一個匪夷所思的易嫁故事。

故事很長,過程也很複雜,皇後講述的過程中不敢為自己辯解半句,委屈不過忍不住落淚悲啼。皇帝牽心憐惜,溫存撫慰,頭一次體會到了大男人疼愛媳婦的心情。

皇後眼裏又是畏懼,又是驚喜敬愛的神氣讓朝堂上寡言多思的少年有了說話和表態的自信。他一直在學習為君之道,這時忽然也意識到了為夫的光榮與責任。

成長,有時就在一夜之間。

漸漸地,皇後不哭了,她的故事越來越奇詭,一怒從軍的七哥竟成了馳援北京的大英雄,糊塗四兒其實才智卓絕,堪堪就要登上入神的高位。他精心設局報複,想讓家人自作自受,不料被媳婦看穿,狼狽地修了一間浴房賠罪。他拋家棄子兩年,兒子成了享譽北京的神童,六歲就能出題難倒石仙耕。如果七嫂有錢之後一腳踢了他,祖父肯定第一個罵他活該。

皇帝哈哈大笑,隻覺得這裏的人物故事像戲文一般傳奇有趣,聽得津津有味。

第二天,忠勤侯當朝遞上了一道自劾的表章,自述蒙昧失察,縱容婦人暗地勾連授受,致使因財易嫁成為現實,錯無可恕,懇請皇帝降罪。定南侯措手不及,隨之附議。

小皇帝的反應有點出乎眾人的預料,他接過太監呈上的折子,笑眯眯地把它看完了,順手壓在了龍案上。

“這事我知道了,難得兩位愛卿主動認錯,想必都有糾錯的誠心。朕信得過你們。”

全朝疑惑。

兩個侯府易嫁大家都知道,好懸出了人命,鬧得沸反盈天。因財易嫁又是怎麼回事?

消息來得突然,一時來不及反應。皇帝這般舉重若輕,顯見忠勤侯聖寵很深,皇上不欲從重處置。

下了朝,定南侯黑著一張破臉匆匆離去。

忠勤侯一向憨直,這一次卻像鋸了嘴的葫蘆,憂心忡忡,誰問都不吱聲。他心裏明白,皇上沒有當場發火,還給了他們時間自糾,已經很不錯了。假如定南侯能抓緊時間退還財產,或許皇帝就撂過手了了。書生罵得再凶,終究動搖不了侯府的根基和勢力。如果定南侯依然無所作為,忠勤侯府的政敵們可絕不會像他那麼廢物。皇帝年輕新政,急於立威,這批人隻需以藐視皇帝說事,局麵就非常可怕了。

這個從來不信邪的莽漢,這一夜也長跪在母親的佛龕前喃喃祈願,希望神佛以金剛力菩提心,召喚樊老太太迷途知返。他甚至祈禱定南侯大展雄風,果斷將他的糊塗娘關起來,以解危局。

但是他終究還是失望了。

一天過去了……

定南侯臉上有多了兩道傷痕。

三天過去了……

許萱河邀請朝中元老出麵斡旋,無功而返。

五天過去了……

忠勤侯狗急跳牆,想□□樊老太太,被許靜瑜苦苦勸止。

九月二十九,兩千多名書生齊集貢院,全城矚目的恩科考試正式開始。

査繼良的管家陳槐生先在貢院外看了半天熱鬧,然後優哉遊哉地刑部走了一遭,都察院走了一遭,最後將兩份厚厚的狀紙投進了大理寺。

許萱河打開漆封的時候,隻覺手抖得握不住刀子。

很顯然,査繼良書寫狀紙的時候情緒激憤,豆大的黑字筆墨淋漓,劍拔弩張,直欲破紙而出。

第一份狀紙寫的是:桐城舉子査繼良狀告定南侯府欺淩孤兒強占家產拒不歸還事。第二份狀紙寫的是:桐城舉子査繼良狀告定南侯府忠勤侯府因財勾結姊妹易嫁,致使原配嫡女低嫁庶子繼室,險釀人命慘案事。

許萱河心裏無聲地哀歎:時運不濟,辦法想盡了,終究還是走到了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