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大婚(1 / 3)

忙碌間,光陰如電。轉眼已是重陽佳節,新皇與皇後許氏的大婚之日。

按規矩,皇後入宮前要正式冊封,冊封禮會在侯府舉行,時辰定在黃昏。冊封之後立刻行奉迎禮,新娘子在子時之前進宮。屬於靜琳小姑娘在家的時間隻剩最後一個白天。

該說的話都說完了,該叮嚀的事情也都交待了。等時辰過了正午,內院外院一切的忙亂漸漸止息下來。

靜琳穿好了富麗華貴的龍鳳同和袍,開了臉,修了鬢,描青眉,塗紅唇,再在兩個臉蛋子上,鼓搗出兩塊“頰紅”來。梳頭的嬤嬤是宮裏指派的,照說見過世麵的,偏偏緊張得直哆嗦。皇後的後冠是要在冊封禮之後才能戴的,這時候隻梳好髻子,插幾朵絨花即可。就這點活也讓嬤嬤忙了半天,左看右看再也沒有半點不妥當處,這才鬆了一口氣。新娘子一手握著蘋果,一手握著一柄金如意,寧靜地端坐在自己的臥室裏,等待迎親鳳輿的到來。

侯府正堂前寬廣的庭院上搭起了高高的喜台,大紅的禮綢和繁盛的菊花將台子四周裝點得喜氣洋洋,侯府子孫及家眷們這會兒烏壓壓地站滿了一院,前頭是有職分的男人們,一個個穿著官服,站得筆直。國丈許萱河,老侯爺,忠勤侯許萱海站在最前麵。以老太太和二太太為首的內眷們整整齊齊地立在男人們身後。院子四周,大門之外,擠滿了前來觀禮的好友賓朋。

獨生子女夏夕站在侯府的方陣裏,被眼前這數量驚人的子孫隊伍震得頭暈。一直聽說忠勤侯府聲威赫赫,是頂尖豪門,直到這一刻,她才對這所謂豪門的勢力隱隱有了一些真實感。

別的且不說,人實在是多啊。

自開牙建府到捷哥這一輩,侯府已經曆了五代傳承,侯府規矩,庶子成親之後就分家別居,所以家裏常住的隻是嫡子許萱海兄弟,他二人共生了十一個兒子,不算死去的二爺靜玨,共有七個兒子成親,生有十六個孫子。人數雖然不少,卻也不算多麼驚人。此番為了發嫁靜琳,分家出去的庶子紛紛回家探親,公務實在走不開的,也把家眷打發了回來,嫁出去的姑太太姑奶奶們也約齊了人數,帶著孩子歸寧,大略一數,院子裏姓許的男男女女足有三四百號人,嚇得夏夕倒吸氣,心裏大叫:“買嘎的。”

且不說重權在握,稱雄各方,就是打架,這麼多人也沒個輸得道理吧?

忽然想到老七。

當初被犧牲了娶四兒貌似很不公平,但是真把他放在這麼大數量的庶子庶孫當中,他也就比路人甲強了那麼一丁丁。侯府大局中,區區一個六品員外郎算得了什麼?這裏的大小將軍足有好幾十位,人人穿得花花綠綠,縱然她眼拙認不出品級,但也實在覺得他沒啥可稀罕的。

想在這樣的家族裏嶄露頭角,壓力真的好大!

老太太腿腳不大好,站了一會兒,大約是覺得吃力,兩個粗使媳婦抬著一張沉重的太師椅,走進了隊伍。待她們放穩當之後,大奶奶攙扶著老太太笑眯眯地坐了上去。夏夕遠遠望著老太太慈祥的笑容,試著想象自己跟她一樣,擁有如此海量的兒孫,身上立時麻麻地起了一身疹子。

靠她一個肯定生不過來。

完全不行。

四五代子孫,娶妻納妾收通房,多少女人共同努力才成就了這昌盛強大的簪纓世家。

這也是老七的夢想吧?

立身在這麼大的家族中,他不算什麼,自己作為女人的那點委屈怨念更是渺小得不值一提。在這裏,重要的唯有祖宗,傳統,法度,規矩。個人的理想和價值,小家庭的幸福與權益與百年世家至高無上的家族利益相比,那是輕如鴻毛。

有了這樣的感知,夏夕頓覺心上沉甸甸地,壓了巨石一般。

她終究是個異類。

終於,落日熔金,暮雲合璧,吉時快到了。

鼓樂聲從侯府之外遠遠地傳來,雲中飄緲,很不真切,但是所有人都精神一振,立直了身子。

老太太也撤了座,在大奶奶的攙扶下,站在女眷們的最前頭。

鼓樂聲越來越近,又過了一會兒,侯府門前旗卷蒼雲,萬紅千翠,迎親的隊伍到了。透過重重簾幕,但見禦爐飄香,金虯篆嫋,笙簫旖旎,絲簧婉轉,風起城西,香過城東。宮燈數百對兒,“對馬”數百匹逶迤行過之後,兩位迎親使持著赤金的節杖,神色莊重,邁進了侯府洞開的大門。緊隨其後的是供放著皇後金寶與金冊的龍亭。一架明黃緞子盤金繡鳳的大禮輿也由十六個鑾儀衛校尉抬進了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