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覺遲(1 / 2)

大太太冷不丁地喝這一嗓子,嚇了大家一跳,全屋的人都轉頭看她,夏夕安撫地摸摸丫丫的頭發,也轉過身子。

“你大言滔滔,意存挑釁,當我聽不出來?長輩們憐你自幼受屈,好意待你,你就敢目中無人蔑視婆婆麼?既然這麼愛掉書袋子,那你知道敬順之道,婦之大禮麼?知道舅姑之心,莫上曲從麼?知道婦如影響,焉不可賞麼?”

夏夕一聽,這是拿女誡跟她論戰了,不假思索地回道:“姑雲不,爾而是,固宜從令;姑雲是,爾而非,猶宜順命。勿得違戾是非,爭分曲直。德閔初嫁之日奉命抄過三十遍,字字在心。”

大太太火更大。

侯府上下皆知,大太太甚少失態,皺眉已然相當嚴重。這時候她言辭激烈,大發雷霆,一般媳婦早都嚇傻跪下請罪了,可這個媳婦,舉止優美地依禮站起來回話,頭雖然微微低著,可腰子挺得直直的,看不到半點膽怯狼狽,敬畏驚慌,隻有一臉裝出來的尊敬——大太太寧受白眼,也不願看到她尊敬的表情。

身為忠勤侯夫人,二十多年所到之處人人敬重,高貴是她的化妝品,受逢迎是她的滋補藥。她從未想過裝尊敬居然是一件殺器,刺得她千瘡百孔,鮮血淋漓。論起來,孤單卑微的德閔簡直不配做她的對手,但偏偏是她,膽敢用禮貌周全做掩護,力所能及地衝她表示輕蔑。這是旁人無從覺察,兩人彼此心照的宣戰,她接下了。吃過一次大虧,深悔小看了糊塗四兒,她不再莽撞從事。眼看著她頂著一背的芒刺混得漸漸風生水起,做婆婆的居然無力鉗製,她也並不在意。不用急,忍住氣,一輩子的婆媳,她一定能找到還以痛擊的機會。

可是這會兒,她忽然忍不下去了。

一向寧靜的心海裏萬丈狂飆,驚濤駭浪,一夜拘囚,通宵未眠,自身的屈辱,對愛子的擔憂,前塵往事的回憶,一件件舉措皆悔不當初,隻恨沒有後悔藥可吃。

假如一切可以重來,定南侯逐查繼良回鄉葬父的時候,她該堂堂正正地站出來反對,再順勢接他過府,好好培養他成人。作為至親,又身受舅父大恩,出麵幫他料理父親後事,定南侯哪裏能說個不字?自己不想見樊氏,可繼良在京,打發他常去那邊探視,德閔的處境必不會像今時今日這麼艱難。趕上合適時機,她再叮嚀敲打周氏幾句,諒她也不敢公然把忠勤侯府的媳婦養成北京有名的糊塗四兒。

她反複思索自己的過錯,五內如焚,痛恨自己性情軟弱愛麵子,害怕人言可畏,就與畢生追求的偌大財富擦肩而過。若不是他爹督責嚴苛,她有樊老太太的一二成厚顏潑辣,又何至於此?這都是命啊。

睜著眼睛想到天明,以為找到了問題的症結,雖然痛心,卻也以高貴有品的自矜勉強讓自己平和下來。可是,怎麼?

因為合乎道義,舜接受了堯的萬裏江山也不慚愧”?

從來沒有人這麼教過她,她一輩子隻讀女《四書》,孔子孟子那是男人們的學問,但是她爹呢?她爹不可能不讀,不可能不懂。他喊了一輩子輕財重義,家裏剛剛有點餘錢,立刻就順水推舟地納妾,銀子的功用不可謂不深知。你重的義究竟是什麼?一世子女竟然說不出個子醜寅卯。舜接受了堯的萬裏江山也不慚愧,你幫繼良做個證就虧了名節?聖人教導就該義無反顧,你這又是哪裏學來的作態假惺惺?

瞬間再想到自己,就是這樣的爹爹這樣的家風,讓他們兄妹格外矯情。定南侯起了貪心,幫兩個孩子據理力爭,本是他們該有的親情,大義所在,堂堂正正,偏偏她畏懼別人說三道四,連最基本的庇護之責都拋棄了。為什麼沒人站出來告訴她舜的故事?如果當初她選擇了正確的路,即使家產三分,德閔至少攜二百多萬兩陪嫁進門,兒子一輩子錦上添花,自己又何至於失卻珍愛無比的心頭寶?到手的鳳凰再次展翅飛去,即使眼下這麼惡劣的形勢,她也難以自控地感到心底裏有一線空落落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