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出名(1 / 2)

大石頭村的春天似乎很短,又過十來天,天氣一下子就熱了起來,夾衣穿不住,大家紛紛換上了單衫,體現丫丫設計師設計的理念的衣服在這一季裏低調登場。

夏夕的裙子長度沒有什麼變化,小丫頭不敢冒著天下之大不韙,推出中裙甚至短裙,哪怕她主子隻在後宅活動,她也不敢給夏夕招攬這種禍患。她改的隻是裙子的款式和材質。別的奶奶太太用的都是綢緞,她用了淡藍條紋的鬆江細紋布。比起綢緞的秀美飄逸,棉布鬆緊抽腰的設計,蓬鬆而隨意,多了一點瀟灑的味道。上衣乳白色棉麻混織布,設計成寬而短的樣子,淺淺蓋到腰腹部。圓圓的領口,一排直扣,簡單的花邊,七分袖,這套衣服走休閑路線,有e

時代的時髦。

試裝的時候,連蔡嬤嬤都說挺好看。就是太寒素了點。丫丫拿出一對紅寶石耳墜,手腕上是一串紅色石榴石手鏈,那種簡素的感覺立刻好多了。丫丫搖搖頭,看了看,“要有一條好點的項鏈就好了,衣服一點,氣場就要靠首飾來提升。你的首飾簡直挑不出來了,先這麼湊合吧。”

夏夕把許靜璋給的那一匣子珍珠拿了出來,丫丫眼睛裏放了光,“太好了,這麼多,這麼大,可以做好幾條了。香奈兒有一款經典設計,三圈的項鏈,最外麵一圈是珍珠,拿金線穿得鬆鬆的,大概十顆左右就夠了。裏麵一圈粗金帶雙C標的項鏈,最裏麵是一條細細的金鏈。我最喜歡的一款。回北京我先給你做出來。”

夏夕照鏡子,“這會看著胸前還是有點禿,不是嗎?”

丫丫翻了一陣,找出一枚金別針,看了看又扔進去了。拿起老太太給的那副瓔珞,造型做工挺好,卻不是她要的帥氣新潮的風格。“不是我不努力,你這裏麵的東西真是土。別說這時代怎麼樣,人家八奶奶的首飾就比你這強多了。”

夏夕瞪她一眼。哪壺不開提哪壺。

走出去之後獲得的讚賞卻是意料之外地多。連老太太都說好看,棉麻布透氣又涼快,難得穿出來還不顯貧氣。以往侯府裏的奶奶太太從來不用棉布做衣裳的,這樣看來,竟是小看了棉布。

丫丫極為得意,偷偷對夏夕說,“看見沒?市場接受度很高哦。相信我的眼光吧。”

夏夕笑了,“知道了,回北京給你開鋪子就是了。”

但是回北京卻是急不來的事情。

老太太說過,老八媳婦過來一路受盡了苦楚,要是再折騰回去,肚子裏的孩子也受不了。大家都別急著回,等她生完孩子再說。這樣一算,德雅九月份生,出月子就到了十月,天漸冷,嬰兒又弱,沒可能冰天雪地回北京,說不定就要呆到明年春暖花開。

丫丫雖然日夜不忘找鍾言,但是到這時候也隻能耐著性子過日子了。侯府裏沒人有睡懶覺的福氣,她也無奈每天早早起床,趁著早晨光線最好的時候,很勤奮地畫畫。府裏不少大人小孩被她吆喝著當了模特。夏夕不懂畫,也能看出她的進步。模特站在庭院裏,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時刻,身後光線的變化表現得很是細膩,這在早先的那些畫裏體現得不是很出色。沒有了指導老師,她的畫完全要靠自己去領悟,丫丫雖然天真爛漫,在業務鑽研上還是極為認真的,她的素描源人物,注重麵部的明暗對比,輪廓感比傳統工筆人物立體得多。

捷哥每日裏去家學念八股文,對老師的囉嗦極為痛苦。納悶地跟夏夕說,“啟蒙的老師不講解,就是逼學生背。現在的課程,明明大家都有了基礎,可老師比啟蒙的時候囉嗦一萬倍,這種的教書方法是哪個傻子首創的?”

把夏夕笑得不輕,想想說,說不定是至聖先師孔子呢?

捷哥不敢對疑似孔子的教學方法吐槽,隻能用自己的辦法學,上課前預習一遍,上課時全神貫注隻聽老師講一遍,剩下的時間就練字或者畫小人。孫半師規定每天要交一幅素描或者速寫作業,捷哥索性在課堂上完成。孔先生也沒指望這孩子能參加明年的縣試,看他認的字還不少,練字也很認真,畫畫也安靜不影響別人,基本對他持寬容的態度。休息時間他就跑去跟其他頑童一起摸魚打鳥,走雞鬥狗,一日一日地在學堂裏混得很是開心。

晚飯之後他必要拉著夏夕授棋,因為天暖,授棋就選在院子裏進行,隔著一個月亮門就是老八的院子,老八隻要在家,就端個凳子坐在一邊旁聽。捷哥有個公認了名分的半師,夏夕多了個沒有名分的半徒。

不知不覺間,夏夕在德州聲名鵲起。

魏林達大敗之後回去自己鑽研了幾天,還是不得要領。趁著一日有空,找了幾個平日裏誌趣相投的棋友們交流一番。三連星的開局先聲奪人,與當世任何定式都絕不相似的逆向布局,守角圍空重視邊地的荒誕思路,中盤屠龍的雷霆一擊。一步一步複盤走下來,到黑龍倒地,棋友們有片刻工夫說不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