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支沒有充分作好戰鬥準備的軍隊,都需要有前方警戒,這樣就可以在發現敵人以前就能夠掌握敵人推進的情況並加以研究,因為視力所能達到的距離通常並不比火器的射程遠多少。前哨是軍隊的眼睛,軍隊對前哨的需要程度是各不相同的。兵力的強弱及其分布、時間、地點、環境、作戰方式,甚至偶然事件都會影響這種需要的程度。戰史中對使用前衛和前哨的記載都不是簡單而明確的,隻是對各種複雜情況雜亂地羅列,就是這個原因。

軍隊的警戒有時由固定的前衛部隊擔任,有時由一個前哨組成很長的前哨線擔任,有時兩者並用,有時既不用前者又不用後者,有時幾個行軍縱隊共同派出一個前衛,有時各縱隊有各自派出的自己的前衛。本章對此作一些歸納分析。

如果軍隊處於運動之中,則由較大的部隊組成前方警戒,即前衛,在軍隊退卻時前衛則變為後衛。如果軍隊在舍營或野營,則由兵力不大的哨所配置成一條線作為前方警戒前哨。軍隊駐紮時,前方警戒可以而且必須比運動時掩護更大的地區,這是由事物的性質所決定的。因此,在軍隊駐紮時,前方警戒自然是前哨線,在軍隊運動時,前方警戒就自然是集中的部隊。

組成前衛和前哨的兵力可以是各不相同的,可以從一個輕騎兵團到一個各兵種編成的強大的軍,可以從僅僅是由野營地派出的警戒哨到一條由各兵種組成的堅固的防線。因此,前方警戒的作用也可以從單純的偵察一直到抵抗敵人,這種抵抗不僅能夠使軍隊贏得完成戰鬥準備所需的時間,而且還能夠使敵人的措施和意圖提前暴露,從而顯著地提高偵察的作用。

因此,軍隊完成戰鬥準備所需要的時間越長,它的抵抗越是需要根據敵人的特殊部署來加以計劃和組織,它就越需要有一個比較強大的前衛和前哨。

在所有的統帥中,腓特烈大帝可以稱得上是最善於完成戰鬥準備的統帥了,他幾乎隻用口令就可以指揮他的軍隊投入會戰,而不需要強大的前哨。他一直是在敵人眼前野營,有時用一個輕騎兵團擔任警戒,有時用一個自由步兵營或者從野營地派出的小警戒哨擔任警戒,不用大部隊作警戒。在行軍時,用幾千名騎兵(大多是屬於第一線兩翼的騎兵)組成前衛,行軍結束後又把它們撤回主力部隊。用固定的部隊擔任前衛的情況極為少見。

一支兵力較小的軍隊要想總是以全部力量非常迅速地行動,發揮訓練優良和指揮果斷的特長,就必須像腓特烈大帝同道恩作戰時那樣,幾乎完全是在敵人鼻子底下行動。謹慎的配置或者複雜的前哨體係,都會使這支軍隊的特長完全失去作用。雖然腓特烈大帝由於判斷錯誤和做得過於誇張導致了霍赫基爾希會戰的失利,但這並不能證明這種做法本身不對,相反,我們應該從中認識到腓特烈大帝的卓越才能,在幾次西裏西亞戰爭中,像霍赫基爾希這樣的會戰總共就隻有一次。

拿破侖的做法與腓特烈大帝不同,他既不缺乏精銳軍隊又不缺乏果斷精神,在前進時幾乎每次都要派出強大的前衛,這樣做有兩個原因:

第一,戰術有了變化。拿破侖的軍隊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整體,不能隻用口令指揮它投入會戰,不能再像一次大決鬥那樣靠技巧和勇敢就可以解決問題,他的軍隊必須更多地適應地形和情況的特點,將戰鬥隊形配置成一個多環節的整體,從而會戰也變成了一個由多部分組成的整體了。這樣,就必須以複雜的計劃來代替簡單的決心,以較長的命令來代替簡短的口令。為此就需要時間和情報。

第二,現代軍隊的規模很大。腓特烈大帝隻率領三四萬人進行會戰,而拿破侖則率領一二十萬人。

戰史上也有一些例外,如在西裏西亞戰爭中,奧地利軍隊的前哨體係要強大得多,而且經常派出一個前衛軍,這與腓特烈大帝的做法不同。在最近的幾次戰爭中,也屢屢出現了不同的做法。甚至法國的一些元帥,如麥克唐納在西裏西亞,烏迪諾和奈伊在馬克,他們率領六七萬人的大部隊前進時,我們也沒有看到他們用一個軍來作前衛。

當一支軍隊在一定的寬度上前進或退卻時,並列的各縱隊可以有一個共同的前衛和後衛,或者各有自己的前衛和後衛。如果有一個軍擔任前衛,那麼它的任務本來隻是確保在中央行進的主力的安全。如果主力是沿幾條彼此接近的道路行進,這個前衛軍也可能在這幾條道路上前進,因而也掩護了這些道路,那麼翼側的縱隊當然就不需要專門的掩護了。但與主力相距甚遠的真正獨立的部隊,在行進時就必須要有自己的前衛。甚至是組成中央主力的各個部隊,由於道路方麵的意外原因而距離中央太遠時,也應該有自己的前衛。因此,一支軍隊分為幾個獨立縱隊並列前進,就有幾個前衛。如果各縱隊的前衛的兵力比可以作為共同的前衛的兵力小得多,那麼它們更多地屬於戰術部署,在戰略上根本不能算做是前衛。如果中央的主力有一個強大的部隊作前方警戒,那麼這個部隊就應該看做是整個軍隊的前衛。

為什麼要在中央設置比兩翼強大得多的前方警戒呢?有下麵三個原因:

(1)因為在中央行進的通常是兵力較大的部隊;

(2)因為凡是軍隊在其正麵所要占領的地區,中央部分顯然是最重要的部分,一切作戰計劃主要是同中央主力有關,因此軍隊的中央部分通常比兩翼更靠近戰場;

(3)因為在中央的先遣部隊,即使不能作為兩翼真正的前衛直接保護兩翼,對兩翼的安全也具有很大的間接保護作用。敵人不可能在這種部隊側旁的一定距離內通過,從而對某一翼采取重大的行動,因為敵人擔心自己的翼側和背後會遭到攻擊。中央的先遣部隊對敵人的威脅即使不足以完全保障翼側部隊的安全,也能夠消除翼側部隊所擔心的許多不利情況。

因此,中央的前方警戒,如果由一個專門的前衛軍來擔任,這比兩翼的前方警戒強大得多,那麼,它就不再是簡單地完成前方警戒的任務保護後麵的部隊不受襲擊,而是在一般戰略關係上起先遣部隊的作用了。

使用先遣部隊可以達到以下幾個目的:

(1)在需要很多時間進行兵力部署的場合,可以提高一般的前方警戒的作用,用先遣部隊進行一次比較強有力的抵抗,迫使敵人比較謹慎地前進。

(2)當軍隊的主力很龐大時,可以把行動不便的主力控製在距敵人較遠的地方,讓一支運動靈活的先遣部隊在敵人附近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