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要

我們在前一篇考察了那些在戰爭中起作用的要素,現在我們來研究一下真正的軍事活動――戰鬥。這種活動通過物質的和精神的效果時而直接時而間接地體現著整個戰爭的目的。因此,在這種活動及其效果中,上述戰略要素必然又會出現。

戰鬥本身的部署屬於戰術範疇。在實際運用中,由於戰鬥有各種不同的直接目的,每個戰鬥也就具有其特殊的形式。但是,同戰鬥的一般性質比較起來,戰鬥的特殊形式大多是不很重要的,因此大部分戰鬥彼此十分相似。為了避免到處重複戰鬥的一般性質,我們認為在談戰鬥的具體運用問題以前,有必要先考察一下戰鬥的一般性質。

因此,在下一章中我們先從戰術角度簡單闡述一下現代會戰的特點,因為我們關於戰鬥的概念是以現代會戰為基礎的。

第二章 現代會戰的特點

根據戰術和戰略的概念,戰術的性質有了變化,戰略必然也會受到影響。戰術具有完全不同的特點,那麼戰略必然也會具有完全不同的特點,隻有這樣,才是合乎邏輯和合乎情理的。因此,我們在進一步研究戰略上如何運用主力會戰之前,先說明一下現代主力會戰的特點是很重要的。

現代主力會戰一般是怎樣進行的呢?首先是從容地把大批軍隊前後左右配置好,然後按一定的比例展開其中的一小部分,讓它在火力戰中進行幾小時搏鬥,不時地穿插進行一次次小規模的衝鋒、白刃格鬥和騎兵攻擊,而且調來調去形成拉鋸戰。當這一小部分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地把戰鬥力消耗殆盡時,就把它撤回,用另一部分代替。這樣,會戰就像潮濕的火藥慢慢燃燒那樣,有節製地進行著。當黑夜來臨,什麼都看不見了,誰也不想盲目地去碰運氣,於是會戰就會中止。這時,人們就要估計一下,敵我雙方還剩下多少可以使用的兵力,也就是還剩下多少兵力沒有完全像爆發後的火山那樣一蹶不振。再估計一下陣地的得失情況以及背後是否安全。最後,把這些估計的結果同敵我雙方在勇敢和怯懦、聰明和愚蠢等方麵的表現綜合起來,形成一個總印象,根據它就可以做出決定:撤出戰場還是明天早晨重新開始戰鬥。

上麵的描繪並不是現代會戰的全貌,隻是勾畫了現代會戰這幅畫的基本色調,它既適用於進攻者,也適用於防禦者。我們在這幅畫上添上預定的目的、地形等等特殊的色彩,並不會改變它的基本色調。

可是,現代會戰具有這種特點並不是偶然的。它所以這樣,是因為敵對雙方在軍事組織和軍事藝術方麵的水平大致相當,是因為現代戰爭是由重大的民族利益引起的,戰爭要素突破了種種束縛,已沿著它的自然方向發展。在這兩種情況下,會戰就始終保持著這種特點。

我們以後在確定兵力、地形等等各個係數的價值時,這個關於現代會戰的一般概念,在許多地方是有用的。不過,上述情況隻適用於一般的、規模大的、有決定意義的戰鬥以及類似的戰鬥,至於小規模的戰鬥,其特點固然也在向這個方向變化,但比起大規模的戰鬥來,變化的程度較小。對這一點的證明,就屬於戰術的範疇了,不過我們以後還有機會做些補充,把它說得更清楚些。

第三章 戰鬥概論

戰鬥是真正的軍事活動,其餘的一切活動都是為它服務的。戰鬥就是鬥爭,目的是消滅或製服敵人,而每一次在具體戰鬥中的敵人就是和我們對峙的軍隊。這就是戰鬥的簡單的概念。

在野蠻民族的簡單關係中,把國家和它的軍事力量看做是一個整體,自然也就會把戰爭看做是一個大規模的戰鬥。但是,現代戰爭卻是由大大小小的、同時發生的或相繼發生的無數戰鬥構成的。軍事活動分成這麼多單個行動,是因為在現代產生戰爭的情況是異常複雜的。

現代戰爭的最後目的,即政治目的,往往比較複雜。即使這個目的十分簡單,由於軍事行動同許多條件和考慮聯係在一起,因而它不可能通過一次單獨的大規模行動來達到,隻有通過結成一個整體的一係列大大小小的活動才能達到。每一個這樣的具體活動都是整體的一部分,各有其特殊的目的,並通過這些目的同整體聯係在一起。

戰略行動就是運用軍隊,運用軍隊始終是以戰鬥這個概念為基礎的,每個戰略行動都可以歸結到戰鬥這個概念上。因此,在戰略範圍內,我們可以把一切軍事活動都歸結到戰鬥的整體上來,而且隻研究戰鬥的一般目的。至於戰鬥的特殊目的,我們在談到同它們有關的一些問題時,將逐步地予以闡明。戰鬥不論大小,都有從屬於整體的特殊目的。消滅敵人和製服敵人隻是達到這一目的的手段。事實上也確實是這樣。但是,這個結論隻是從形式上來看是正確的,隻是為了使各個概念在邏輯上有聯係才顯得重要。我們指出這一點,正是為了防止這樣看問題。

什麼是製服敵人呢?這永遠而且隻能是消滅他的軍隊,不論是通過造成敵方傷亡的方式還是通過其他什麼方式,不論是全部徹底地消滅它還是隻消滅它的一部分,使它不願意繼續作戰。因此,隻要撇開各個戰鬥的一切特殊目的,就可以把全部或部分地消滅敵人看做是一切戰鬥的惟一目的。

在大多數情況下,特別是在大規模戰鬥中,戰鬥的特殊目的隻不過是一般目的的表現形式,或者隻是同一般目的連結在一起的從屬目的。在使戰鬥具有特殊性質方麵,它是重要的,但同一般目的比較起來,它隻是次要的,即使這個從屬目的達到了,也隻是完成了戰鬥的次要任務。如果這個論斷是正確的,那麼不難看出,認為消滅敵人軍隊隻是手段而目的總是別的什麼東西的看法,隻有從形式上來看才是正確的。戰鬥的特殊目的中也包含著消滅敵人軍隊這個內容,特殊目的隻是消滅敵人軍隊的一種較小的變形。

在最近幾次戰爭以前,正是因為人們忘記了這一點,所以出現了一些完全錯誤的見解、傾向62和不完整的理論體係,認為理論越不要求使用真正的工具,即越不要求消滅敵人的軍隊,理論越能擺脫手藝的習氣。如果不提出一些錯誤的前提,不用一些誤認為是有效的手段來代替消滅敵人軍隊,當然就不會產生上述那種理論體係了。以後隻要有機會,我們還要同這種錯誤作鬥爭。如果我們不強調消滅敵人軍隊的重要性和它的真正價值,不提防那種純粹形式上的真理所能引起的謬論,我們就無法研究戰鬥。

但是,怎樣才能證明,在大多數以及最重要的戰鬥中,消滅敵人軍隊是最主要的呢?有人認為用一種特別巧妙的方式直接消滅敵人的少數兵力,就可以間接消滅它更多的兵力,或者運用一些規模不大但卻非常巧妙的攻擊,就可以使敵人陷於癱瘓狀態,就可以控製敵人的意誌,並認為這種方法應該是最好的捷徑。對於這種美妙的想法我們又將如何對待呢?不錯,在這裏進行戰鬥和在那裏進行戰鬥可能有不同的價值。在戰略上,的確有巧妙地部署各次戰鬥的問題,戰略無非是進行這種部署的藝術。我們並不否認戰略部署的價值,但不管在什麼地方,直接消滅敵人軍隊總是最主要的事情。這是頭等重要的原則。

同時必須記住,我們談的是戰略而不是戰術,也就是說,並不是談那些在戰術上可能存在的、不消耗很大力量就能消滅敵人很多軍隊的手段。我們認為直接消滅敵人是戰術上的成果,因此,隻有重大的戰術成果才能導致重大的戰略成果,戰術成果在作戰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我們覺得要證明這個論點是相當簡單的,這個證明就存在於每種複雜的(巧妙的)行動都需要的時間中。究竟是簡單的攻擊,還是比較複雜、比較巧妙的攻擊有更大的效果呢?如果把敵人看成是被動的對象,就會毫無疑問地認為後者的效果大。但是,任何複雜的攻擊都需要更多的時間,隻有在一部分軍隊受到攻擊也不致破壞我們整個軍隊的準備工作的效果時,我們才能贏得這樣的時間。如果敵人決定在短期內發動一次比較簡單的攻擊,那麼敵人就會占有優勢,因而使我方的宏大計劃失去作用。因此,我們在衡量複雜的攻擊有多大價值時,必須把準備期間內可能發生的一切危險考慮在內。隻有在不怕敵人用簡單攻擊來破壞我們的準備的情況下,才能采用複雜的攻擊。一旦在準備過程中遭到敵人的簡單攻擊,我們就不得不采用比較簡單的行動,而且必須根據敵人的情況采取盡可能簡單的行動。一個敏捷、勇敢而又果斷的敵人,絕不會讓我們有時間去計劃大規模的巧妙攻擊的,對付這樣的敵人,最需要巧妙的本領。簡單和直接行動的效果要比複雜行動的效果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