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述所有的原因中可以看出,一次戰局中的軍事行動不是連續不斷的,而是有間歇的;因此,在各次流血行動之間總有一個雙方都處於守勢而互相觀望的時期;但一般說來,抱有較高目的的一方主要采取進攻的原則,它處於前進的態勢,因此它的觀望態度是稍有不同的。
第十七章 現代戰爭的特點
拿破侖的幸運和大膽使以前通用的一切作戰手段都變得一文不值,許多一流的強國幾乎被他一擊即潰。西班牙人通過他們頑強的鬥爭表明,民眾武裝和起義盡管在個別方麵還有缺點和不夠完善,但總的說來是能起很大作用的。俄國的1812年戰局告訴我們:第一,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是不可征服的;第二,即使會戰失利、首都淪陷或某些地區失守,仍有可能最後獲勝。當敵人進攻的力量已經枯竭時,在自己的國土上進行防禦的一方往往就成為最強大的,這時,轉守為攻具有十分巨大的力量。1813年的普魯士進一步說明,通過緊急建立民兵的方式可以使軍隊增加到平時兵力的六倍56,這些民兵在國外像在國內一樣可以使用。上述這些情況表明,民心和民意在國家力量、軍事力量和作戰力量中是一個多麼重要的因素。既然各國政府已經知道這些輔助手段,它們在未來戰爭中就會使用這些手段,不管是危險威脅到它們的生存也好,還是強烈的榮譽心驅使它們這樣做也好。
顯而易見,雙方用全民力量進行的戰爭和隻依靠常備軍進行的戰爭,是按不同的原則組織的。以往的常備軍好像是艦隊,陸軍和海軍同國家其他方麵的關係一樣,因此陸軍的軍事藝術曾經采用過海軍戰術中的某些原則,而現在卻完全不采用那些原則了。
第十八章 緊張與平靜(戰爭的力學定律)
我們在本篇第十六章中已經談過,在大多數戰局中,間歇和平靜的時間比行動的時間要長得多。盡管我們在第十章中又談到現代戰爭具有完全不同的特點,真正的軍事行動總是被或長或短的間歇所中斷。因此,我們有必要對這兩種狀態的實質作進一步的探討。
如果軍事行動中發生了間歇,雙方都不抱積極的目的,那麼就會出現平靜,因而也就出現均勢。當然,這裏指的是最廣義的均勢,不僅指軍隊的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的均勢,而且還包括一切關係和利害在內的均勢。但是,隻要雙方中有一方有了新的積極目的,並且為此進行了活動(即使隻是一些準備活動),而對方一旦對此采取對策,那麼雙方之間就會出現緊張。這種緊張狀態將持續到決戰結束時為止。
在雙方決戰結束以後,接著就會出現向這一方向或那一方向的運動。如果這個運動遇到必須克服的困難(如內部阻力)或新出現的對抗力量的作用而衰竭下來,那麼,不是再度出現平靜,就是產生新的緊張決戰,然後又會出現一個新的、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方向相反的運動。
在平靜和均勢的狀態下,也可能有某些活動,但這些活動隻是由偶然的原因引起的,而不是由能導致重大變化的目的引起的。這些活動中也可能包括重要的戰鬥,甚至是主力會戰,但是它們的性質畢竟是完全不同的,因而往往產生不同的效果。
當出現緊張時,決戰總是具有更大的效果,這一方麵是因為在這時人們的意誌能發揮更大的力量,環境會產生更大的壓力,另一方麵是因為這種大規模的行動已經有了各方麵的準備。這樣的決戰猶如密封良好的地雷的爆炸效果,而同樣規模的事件如果在平靜狀態中發生,卻仿佛是散放著的火藥在燃燒。
此外,緊張的程度是各不相同的,從最緊張的狀態到最不緊張的狀態之間有各種不同程度的緊張狀態,最弱的緊張狀態同平靜狀態之間就隻有很小的區別了。
上述考察中對我們最有益的就是由此得出的結論:同樣的措施在緊張狀態中比在均勢狀態中具有更大的重要性和更好的效果,而在最緊張的狀態中,其重要性也就上升為最大。
例如,瓦爾密炮擊57比霍赫基爾希會戰58更有決定性的意義。
在敵人無法防禦而放棄的地區上駐防,同在敵人為了等待更有利的決戰時機而退出的地區上駐防,應該采取完全不同的方式。抗擊敵人的戰略進攻時,一個不合適的陣地,或者一次錯誤的行軍,都會造成嚴重的後果。但在均勢狀態中,這些缺點隻有在特別突出的時候才會促使敵人行動。
以往大多數戰爭的絕大部分時間是在均勢中度過的,或者,至少是在程度較輕、間歇較長和作用較小的緊張中度過的。在這種狀態下發生的事件很少會產生很大的結果,它們有時隻是為了慶祝女皇的誕辰(霍赫基爾希會戰),有時隻是為了爭取軍人的榮譽(庫涅斯多夫會戰59),有時隻是為了滿足統帥的虛榮心(弗賴貝克會戰60)。
我們認為統帥必須清楚地辨別這兩種狀態,並且能針對這兩種狀態合理地行動,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要求。但1806年戰局的經驗卻告訴我們,人們往往離這個要求還很遠。在當時那種一切都集中於主力決戰的高度緊張狀態中,統帥本來應該把全部力量都用在這個事關重大的主力決戰上,然而,卻隻是建議性地提出了一些措施,即使有一些措施確已付諸行動(例如對弗蘭肯地區進行偵察61),也不過是一些隻能在均勢狀態中引起微弱振動的活動而已。人們隻注意了這些引起混亂和占用精力的措施和意見,卻把惟一能夠挽救大局的必要措施遺忘了。
這種理論上的區分對於進一步闡述我們的理論也是十分必要的,因為關於進攻和防禦的關係以及實施進攻和防禦所要談的一切都同危機狀態(各種力量在緊張和運動時所處的狀態)有關,危機是真正的戰爭,均勢狀態隻不過是危機的反射而已。在均勢狀態中進行的一切活動,我們隻能看做是派生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