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醫院(3 / 3)

2.急診科的設置和布局

(1)設置 急診科一般設有預檢處、診療室、治療室、搶救室、監護室、留觀室、清創室等。此外,尚有藥房、檢驗室、X線室、心電圖室、掛號室及收款室等,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單元。

(2)布局 急診科布局要以方便急診病人就診為目的,以縮短就診時間、簡便手續、提高救治效率為原則。一般設在醫院鄰近大街的醒目處,要有專用且寬敞的出入通道,標誌和路標醒目、明確,夜間有明顯的燈光。室內環境安靜整潔、空氣流通、光線明亮、物品放置有序等。

3.急診科的護理工作

(1)預檢分診 病人被送到急診科,有專人負責接迎。預檢護士要掌握急診就診標準,做到一問(問主要症狀)、二查(做簡單體格檢查)、三分診、四登記。遇有危重病人立即通知值班醫生及搶救室護士;遇意外災害事件應立即通知護士長和有關科室組織搶救;遇有法律糾紛、刑事案件、交通事故等事件,應迅速向醫院保衛部門報告或與公安部門取得聯係,並請家屬或陪送者留下。

(2)搶救工作

1)物品準備:一般物品:主要有血壓計、聽診器、張口器、壓舌板、舌鉗、手電筒、止血帶、輸液架、氧氣管、吸痰管、胃管等;無菌物品:主要有各種注射器、各種型號針頭、輸液器、輸血器、靜脈切開包、氣管插管包、氣管切開包、開胸包、導尿包、各種穿刺包、無菌手套及各種無菌敷料等;儀器設備:中心供氧係統(氧氣加壓給氧設備)、電動吸引器、心電監護儀、電除顫器、心髒起搏器、呼吸機、超聲波診斷儀、洗胃機等,有條件可備

X線機、手術床、多功能搶救床;搶救藥品:各種中樞神經興奮劑、鎮靜劑、鎮痛藥、抗休克、抗心力衰竭、抗心律失常、抗過敏及各種止血藥;急救用激素、解毒藥、止喘藥;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平衡失調類藥物以及各種輸入液體、局部麻醉藥及抗生素類藥等;通訊設備:設有自動傳呼係統、電話、對講機等。

一切搶救物品要做到“五定”,即定數量品種、定點安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滅菌和定期檢查維修。急診科護士需熟悉所有搶救物品的性能和使用方法,並能排除一般性故障,使急救物品完好率達到100%。

2)配合搶救:嚴格按照搶救程序及操作規程實施急救措施,做到分秒必爭。遇有危重病人,護士應立即通知醫生。在醫生未到之前:護士經初步評估可根據病情給予緊急處理,如測血壓、給氧、吸痰、止血、配血、建立靜脈輸液通道、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髒按壓等;醫生到達後:立即彙報處理情況並配合搶救,正確執行醫囑,密切觀察病情變化,監測循環、呼吸等情況,為醫生提供有關資料;作好搶救記錄:主要記錄執行醫囑的內容、病情的動態變化及主要時間,包括病人和醫生到達時間、搶救措施落實時間(如輸液、吸氧、吸痰等執行和停止時間)。搶救記錄應及時、準確、完整、清晰;執行查對製度:在搶救過程中,凡口頭醫囑必須向醫生複述一遍,雙方確認無誤後再執行。搶救結束後,請醫生及時補寫醫囑和處方。各種急救藥品的空安瓿需經兩人核對後方可棄去,輸液空瓶和輸血空袋均應集中放置,以便統計查對,核實與醫囑是否相符。

(3)留觀室 急診科設有一定數量的觀察床置於急診觀察室。主要收治暫不能確診者,或已明確診斷、或病情危重但暫時住院困難者,或需短時間觀察可以返家者。留觀時間一般為3~7日。

留觀室的護理工作如下。

1)入室登記,建立病案,填寫各項記錄,書寫留觀室病情報告。

2)主動巡視,加強病情觀察,及時完成醫囑,做好晨晚間護理及心理護理。

3)管理病人和家屬,做好入院、轉診等工作。

(三)病區

1.概念 病區是住院病人接受診治、護理及休養的場所,也是醫護人員全麵開展醫療、預防、教學、科研活動的重要基地。

2.病區的設置和布局

(1)設置 病區設有護士站、病室、治療室、搶救室、危重病室、醫生辦公室、配膳室、盥洗室、庫房及醫護休息室、示教室、會議室等。每個病區設30~40張病床為宜,床與床之間可設布簾遮擋。

護士站一般設置在病區的中心位置。條件好的醫院還可以設置病人學習室、娛樂室、健身室等。

(2)布局 病區布局應合理,既要方便治療、護理等工作,又要能體現出人性化服務理念,各種基礎設施及服務設施應盡可能齊全。病區在科主任、護士長領導下,由主任醫生、護士長分工負責製。

3.病區護理工作 病區護理工作的核心內容是以病人為中心,運用護理程序對住院病人實施整體護理,滿足其合理的生理、心理和社會需要,使其早日恢複健康。主要內容如下。

(1)巡視病室、觀察病情 通過巡視病室,進行病情觀察,收集病人健康資料,實施整體護理,並有針對性地開展健康教育。

(2)執行醫囑、落實治療措施 協助醫生完成各項診治工作,杜絕各種差錯事故的發生。

(3)預防感染 做好日常消毒隔離工作,協助護理管理消毒隔離、協助護士長做好病區環境、保證護理質量。

(4)預防醫院內感染的發生,物品、藥品、信息的管理工作,提高病區護理管理水平。

(5)護理文件的書寫和保管 嚴格按要求書寫和保管各種護理文件。

(6)教學工作 做好對護理實習生及進修生的臨床帶教工作,提高護理教育質量。

(7)護理科研 開展護理科學研究工作,推動護理學科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