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違反護理操作規程,造成操作者刺傷。
7)錯發劇毒藥、麻醉藥或其他藥物,引起病人頭昏、嘔吐、腹瀉者,或全病房漏發一次藥物者(超過規定發藥時間2小時以上者)。
8)術後拆線留有縫線,或傷口、體腔內遺留物未按照醫囑取出,或將紗布、棉球遺留傷口內者。
9)危重病員觀察不細,發現問題不及時向醫生報告,而耽誤治療,增加病人痛苦;或危重昏迷病人由於護理不當,發生墜床未造成不良後果者;危重病員或高體溫漏劃或錯劃1曟以上者。
10)將體溫計折斷在口腔、肛門內,造成黏膜輕度損傷者。
11)因責任心不強、操作不正規、無菌觀念差,各種注射致局部紅腫、感染,以及注射時針頭折斷而引起病員短時間輕度痛苦者。
12)監護室或特護護士,因責任心不強,造成病人自行拔管而影響治療者。
13)護理不當,發生壓瘡者,均為嚴重差錯。
(三)建立差錯、事故登記報告製度
我國護理差錯管理方式仍遵循1982年衛生部頒布的《醫院工作製度和醫院工作人員職責》的相關規定。主要內容如下。
1.各科室建立差錯、事故登記本,由本人及時登記發生差錯、事故的經過、原因、後果。護士長及時組織討論與總結。
2.發生差錯、事故後,要積極采取搶救措施,以減少或消除由於差錯、事故造成的不良後果。
3.發生嚴重差錯或事故的各種有關記錄、檢驗報告及造成事故的藥品、器械等均應妥善保管,不得擅自塗改、銷毀,並保留病人的標本,以備鑒定。
4.差錯、吸取教訓,改進工作,並確定事故性質,提出處理意見。
5.發生差錯、事故的單位或個人,如不按規定報告,有意隱瞞,事後經領導或他人發現時,須按情節輕重給予處分。
6.為了弄清事實真相,應注意傾聽當事人的意見。討論時吸收本人參加,允許個人發表意見。
7.護理部應定期組織護士長分析差錯、事故發生的原因,並提出防範措施。
對於醫療(護理)事故的報告,以我國2002年9月頒布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中關於醫療事故報告製度的規定為主。
事故發生後,按其性質與情節,分別組織全科或全院有關人員進行討論,以提高認識。
思考題
1.結合臨床工作,闡述護士在執業過程中應遵循的基本道德原則。
2.請說明護士執業注冊的相關規定。
3.敘述醫療事故的分級。
4.病人小建患有先天性齶裂,2002年8月其父母帶其到北京某醫院就診行齶裂修補術。術前因血小板低,醫院給小建輸注血小板,術前血液化驗結果顯示小建血液正常。5日後小建出院,半年後複查孩子未出現異常情況。2003年8月父母發現小建身上出現皮疹,偶爾看不見東西,而後又出現抽搐症狀。10月28日,小建出現咳嗽、悶氣、心慌。呼吸急促等症狀,29日父母帶其到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就診,化驗結果顯示小建HIV陽性。11月9日,小建被確診為艾滋病。小建父母認為小建患上艾滋病是由於2002年的那次輸血造成
的,將醫院告上法庭。法院對血液原樣和供血者本人進行了鑒定,HIV均為陰性。
請問:此案例是否構成醫療事故?並說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