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節 遺尿症的各種中醫穴位療法(2 / 2)

9.耳穴療法

①下元虛寒:膀胱、支點、枕、遺尿點、皮質下、腎、心、肢運中樞;②脾肺氣虛:膀胱、支點、枕、遺尿點、脾、肺、興奮點、腦點;③肝經濕熱:膀胱、支點、枕、遺尿點、肝、胰膽、耳尖、肝陽(放血)。大腦發育不全者加額;痰多嗜睡者加三焦、胰、膽;睡眠過深、呼之不醒者加緣中、耳尖;外陰受刺激而遺尿者加外生殖器;久病不癒、營養不良者加脾、膀胱;久治無效者加緣中、耳背腎;有家族史者加耳尖、枕、緣中。

王不留行子耳穴按壓法,實證可配合放血療法,每日更換1次,5次為一個療程。

10.敷藥療法

(1)吳茱萸、肉桂各等份。氣海、足三裏、命門、腎俞、三陰交、關元。上藥研末,密封備用。用時以酒調藥末做成如花生米大的藥丸,第一次貼於氣海、足三裏、命門,第二次貼餘穴。每天1次,輪換使用5天為一個療程,休息兩天再進行第二個療程,一般進行3個療程即可。本法適用於小兒遺尿。

(2)麝香0.3克,蠟酥0.5克,桂枝、麻黃、雄黃、沒藥、乳香各5克。主穴:內關、氣海、中極、三陰交;配穴:腎前、膀胱俞、夏溜。上藥研末,用酒精調為膏狀,取適量貼於上述主穴、配穴各2個,3~4天換藥1次。餘穴輪換使用,3次為一個療程。本法適用於小兒遺尿。

11.敷臍療法

(1)赤石脂30克,附片30克。將上藥混合共碾為細末,裝瓶備用。用時取藥末10克,以溫開水調如泥狀,敷於患者臍孔,外蓋紗布,膠布固定。每天換藥1次,10次為一個療程。

(2)丁香1份,肉桂3份,黃酒適量。前2味藥混合後共研為細末,貯瓶備用。用時取藥末10克,以黃酒調和成膏狀,敷於患者臍孔,蓋以紗布,膠布固定。每2天換藥1次,5次為一個療程。

(3)肉桂30克,益智仁30克,丁香1克,黃酒適量。前3味藥共碾成細末,以黃酒調和成膏狀,貯瓶密封備用。用時取藥膏適量,填滿患者臍孔,蓋以紗布,膠布固定。每3天換藥1次,5次為一個療程。

12.按摩療法

(1)仰臥,用拇指用力按揉雙下肢的三陰交穴,要有強烈的酸脹感,並保持1分鍾。

(2)用三指拿法或五指拿法,在前正中線上提拿肚臍至恥骨聯合處一線的小腹部筋肉。拿住後提起,放下,如此自上而下反複操作10遍。

(3)用手掌貼在其小腹部微逆時針方向的環旋摩動10分鍾,手法宜輕柔緩慢,患者小腹部有溫熱的感覺。

(4)用小魚際在其兩側小腹由外上向內下方向用力做來回摩擦,以皮膚微紅發熱並有熱感深透為度。

(5)俯臥,用一手掌在其腰部做橫向的來回摩擦,以皮膚微紅發熱並有熱感深透為佳。再用小魚際摩擦其兩足底的湧泉穴,均以溫熱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