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8.新鄭品酒論國勢 名存實亡周王鼎(二)(2 / 2)

“士人論談天下,時下之風,起兄之才當輔佐君王之才,新鄭留不住起兄,那今日你我就喝個痛快,數年之後,新鄭定能改革一新。”

“好,那就提前祝子陽兄,旗開得勝,振興鄭國。”

濃烈的美酒佳肴,伴隨著夜話,吳起與子陽紛紛有了醉意,吳起道新鄭的第一夜就醉倒了。他仿佛看見了老師,看見了母親,看見了妻子,看見了逃亡時還來不及帶走的二位少女,看見了兵營,看見了兵場沙盤,看見了精神不佳的士兵。。。。。。。。。。。。。。。。。。。。。。

數日之後,吳起辭行鄭國相邦子陽,子陽贈予吳起十金,另外還有一輛篷車,吳起不受,最後吳起收下了五金,說遊學之士不敢奢求。這位子陽是鄭國的變革一派人物,主張嚴厲執行法令,但是在鄭國舊貴胄的幹預之下,最後還是失敗了,子陽也還死於這場紛爭。

離開鄭國新鄭往南不遠處便是洧水,沿著洧水往西北有一山便是浮戲山,山西頭便是周室領地,繞過此山,往西幾日,便來到了周王畿洛陽。

吳起騎著一匹瘦馬,已經接近了洛陽城的東門,遙遙可見洛陽時,已經是穀雨巳時。廣闊的原野上周人正在勞作,周圍的萬物也正在複蘇,綠樹蔥蘢,坐落在洛水北岸的洛陽,卻像個頹廢的老人蜷縮在三川大地,一蹶不振,在天下列國間,更沒有以往的威嚴,古老的城牆上長滿了春日的藤條,城門箭樓上隻見幾個白發軍士在酣睡,一麵褪色的暗黃大纛旗上麵一個“周”字在風中漂浮著,倒還顯得幾分王者霸氣。東門外的官道在數百年前是天下的繁榮樞紐,整日車馬川流,數百年後的今日,行人寥寥,昔日的大道,如今也是雜草叢生,在往道邊一看,曾經巍峨高大的迎送亭,也已經淹沒在一片雜菜當中,破爛不堪。吳起心中不由得感到一陣酸楚,他立刻下了馬,繼續往前走去。

吳起年少之時在衛國就聽父親講過這洛陽王室,父親講的洛陽雖然沒有數百年那樣繁榮,但是也沒有自己眼前所見這麼破敗。三百多年前,周王室在渭水南岸的鎬京,後來周幽王烽火戲諸侯,最後被戎狄騎兵毀滅,在危急關頭,天下諸侯無人勤王,隻有西邊老秦人舉族東進,一戰殲滅了進犯的戎狄騎兵,最後將新天子周平王護送到了洛陽,秦人從此也被封到秦邑。誰曾想到,數百年後,秦國成了天下一等諸侯大國。眼前的這個洛陽周室,令人惋惜,進入戰國以來,洛陽王室衰落得隻剩下大小十幾座城池,曾經的“尊王攘夷”,在禮崩樂壞的戰國,王室的威嚴,幾乎沒有了,隻有魯國、巴國、衛國、鄭國、薛國、邾國等這樣一些小國還保持著向王畿的朝貢關係。吳起一聲長歎,內心有太多感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