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步入仕途 齊魯交惡(二)(2 / 3)

“好好好,廟算好也!請足下繼續拆解!”公儀休微微一笑。

“《孫子兵法》十三篇,第二便講作戰,計算已定然後完車馬、器械、糧草、費用,以作戰備,故而計;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故而後勤;孫子曰: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帶甲十萬,千裏饋糧.........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故兵貴勝,不貴久。故知兵之將,生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所以戰爭以速勝為首選,不可久托,以四字概況,兵貴神速!。”

“好,兵貴神速!”公儀休吼著嗓門叫到。

吳起繼續侃侃道:“第三謀攻,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不戰而屈人之兵............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故君之所以患於軍者三................三軍既惑且疑...............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敗...................第四形篇......勝可知,而不可為................第十地形篇..........夫地形者,兵之助也...............唯人是保,而利合於主,國之寶也...........第十三用間篇凡興師十萬,出征千裏,百姓之費............昔殷之興也,伊摯在夏;周之興也,呂牙在殷。故惟明君賢將,能以上智為間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軍之所恃而動也。《孫子兵法》總結而論,兵事當有以下幾點:其一,為將者當有統攝全局之大觀,戰事不能單憑研究,還應該與列國國政相結合,站在邦國的高度;其二,要有全勝的思想,既:不戰而屈人之兵;戰國之世刀兵連連,列國的綜合國力往往會在戰爭中會受到巨大的損耗;第四,行之戰勝的思想,戰備不鬆懈,輔之財貨、外交等形成威懾,方可行之;第四,為將者自身素養、文武兼修,為將者是作為全軍統帥,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反之就是,一將無能,累死三軍。”

公儀休發現吳起果是然一個非比尋常的後生,在時下魯國大夫裏,像吳起這樣集文韜武略於一身者,還未曾有一人,高興地起身對吳起道:“足下,大才,受老夫一拜!”公儀休起身對吳起深深一拱:“你立刻隨我入宮,稟見國君。”

公儀休和吳起走出相府,立馬上了車,馭手駕著馬車急忙的往宮中而去。

太陽一落下天邊,曲阜慢慢地進入了夜色,魯國宮殿內,像往常一樣甲士林立。

在書房的魯穆公百感交急,魯穆公是一位年輕的君主,繼位以來已經有三年多,這幾年下來,他做的第一件大事情就是繼續任命公儀休為魯國丞相,並開府處理國政,然後禮賢下士,新任了一批有才學的士子,魯國的國風也開始好了起來;他繼位初期,魯國已經被哀、悼、元三代三桓大夫專政,國君的權利眼見就要被架空,後來在魯穆公的努力下,擺脫了三桓的專政,並確立了魯公室的權威,穩固了魯國內部;眼前又有新的問題來了,北邊的齊國在邊境集結重兵,形勢嚴峻,齊國不日就要準備尋釁攻魯。百思無計,魯穆公招來丞相公儀休密商,想要解決這次危機,同時也秘密集結兵力,但是縱觀魯國朝堂,並無一良將大才,這讓他萬分著急。

暮色降臨,魯穆公覺得憋屈,內心很不舒暢,吩咐內侍收拾木案上的竹簡書籍,他徑直的來到了湖泊竹林旁。晚風吹打著湖麵,他放慢著腳步走在湖邊,內心一時漸漸的開始平複下來。走得一陣,幾盞風燈從對麵悠悠而來。魯穆公知道,這一定是丞相公儀休,因為別人到不了這裏。

“國公,天色暗黑,如何一個人在此?”老遠傳來了公儀休得聲音。

“丞相呀!我心憂矣!”還未等公儀休開口,魯穆公道:“你正好來此,就陪本公到亭下坐坐!”魯穆公望著湖麵深深的歎息著。

這是一座寬敞的茅亭,亭下枯草紮生,背後竹林沙沙的作響,麵前是波光碧翠,好一處秋風郎朗之地。魯穆公吩咐侍女在亭下鋪好竹席置好靠枕,扶著國君舒適地斜靠在石塌上,隨後吩咐侍女擺好酒肉,他要與丞相在湖邊好好飲上幾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