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初夏,隴西北麵高原依然是波瀾壯闊無邊際的綠色植被,依然是溝壑縱橫交錯,依稀可見,山間流水呼呼的咆哮著,越過這一片區,進入一條險峻的古道上,一片大山盡收眼底,這裏就是古老蒼茫的雞頭山,何為雞頭,故雄雞引頸報曉,昂首屹立,峰巒突兀,溝壑縱橫,樹木繁盛,花草似錦,河渠流水潺潺,山間鳥雀嘰嘰。
雞頭山悠久古老,史籍方誌多有記載。最早的當首推太史公的《史記·五帝本記》雲:“(黃帝)西於空桐,登雞頭。”軒轅黃帝曾登臨雞頭山,千百年前的雞頭山想必絕不是不是地處偏僻峽穀的無名山峰,肯定有它曾經的輝煌。
翻過雞頭山,仿佛來了個大轉彎,不輕易間就進入了一片交雜著翠綠的草原地帶,一座座帳篷顯得是那麼的耀眼,草地上的羊群,在陽光照耀下,顯得是那麼的自在,一群馬在牧馬人的追趕下,如同萬馬奔騰般閃耀在碧綠的草地上,這裏就是古國------義渠國。
義渠原先是一個地方部族,又區別於北方其它少數民族,在夏朝時,是西方羌戎的一個分支部族,原居固原草原和六盤山、隴山兩側,長期以牧馬羊群為生。後殷商太祖子履--湯,推翻了子履夏桀的暴政後,夏朝滅亡,正式建立了商朝,義渠不願臣服,與商的關係矛盾不斷激化;西邊又同居住在隴東狄族後裔鬼方相互為鄰又相互攻擊,南邊又同住豳地由先周姬姓部落建立的豳國經常發生衝突,不斷蠶食其領土。大約在公元前12世紀的商康丁年間,由於北方狄人南侵,周祖古公亶父率眾離開豳地南遷岐山。戎狄兩族乘機占領隴東大部分地區。文王末年,薑太公曾派使臣南宮適出使義渠。義渠國王送馬、雞和犀牛給文王,文王又將這些東西獻給紂王。由於義渠同周人相處關係比較和諧親密,而西北邊鬼方(獫狁)同商周對立,所以每次戰爭後,鬼方失敗逃走,遠奔河套,而義渠趁機內遷。這樣,義渠就逐漸占據了隴東大原地區。這裏土地肥沃,水草豐茂,畜牧業得到空前發展,義渠人口也大量增加,由遊牧狀態定居下來。他們在同當地周族後裔的雜居中,學會了農耕技術,學習了周族文化,並效仿周人建立城堡和村落,從而發展成為區別於其他羌戎的義渠族,但是整體還是處於半耕半牧的狀態。
在西周末年,發生了有名的周幽王烽火戲諸侯事件;在周宣王死後,周幽王即位(公元前781年---公元前771年),剛當君王不久,就知道驕奢淫逸,特別喜歡女人美色,對國事不聞不問,常常是阿諛奉承的小人在身邊,疏遠先王留下來的賢臣。後來朝中大臣大夫趙叔帶冒死上奏,結果周幽王一陣惱怒,直接把他革職了;原以為這樣做在也沒有人反對,結果另一位叫褒珦的大臣,實在看不慣周幽王的所作所為,直接去見他,並剛正不阿的當麵指出:“天王不理國事,百姓逢難,親小人遠賢臣,長此下去,國家會走向滅亡!”周幽王一聽這話,更來火,直接當場將他下獄,從此就再也沒有人敢去勸諫了。
後來褒珦在獄中待了三年,眼看直接沒有被放出去的希望,家裏人一直很著急,家人就想法子在鄉下找了一個絕世美女,把她訓練了一下教他禮儀歌舞,就獻給了周幽王,這個美女就是曆史上的褒姒。周幽王一看到褒姒就被瞬間迷住了,當即下令放了褒珦。從此他就日夜陪著褒姒,享受著各種歡樂,可時間一久,褒姒就不樂意了,她出身貧寒,總是憂愁,後來一段時間裏都不怎麼笑了,這可急壞了周幽王,為了讓他的美人一笑,他下令誰能讓褒姒一笑,賞一千兩黃金。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可是還是沒有人能夠逗笑褒姒,突然有一天,一位叫虢石父的人,腦子一個機靈,想出了一個法子,他聚迫不及待的對幽王說道:“曆代先王為了防備西戎侵犯京城,在驪山那一塊建造了血多烽火台,敵人一來,就一連串點起烽火,讓臨近的諸侯看見,好出兵相救。可現在天下太平,烽火台已經沒有用了之時擺設。想請天王跟娘娘上驪山去玩幾天。一到晚上,就把烽火台點著,叫諸侯們上當。娘娘見了這些兵馬來回的跑,肯定會大笑。天王以為如何?”幽王哈哈大笑道:“寡人準予,你即可去辦!”
晚上幽王帶著褒姒到了驪山,點起了烽火台,黑色的夜裏,滿天全是火光,放眼望去,全是活柱子。臨近的諸侯看見了,以為西戎來犯,立刻紛紛來到鎬京,後來又聽說天王在驪山又立馬帶兵去了驪山,結果到了驪山,一個西戎兵也沒有,也不像要打仗的樣子,隻聽見音樂和歌舞聲,各路諸侯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你看我我看你,最後周幽王派人去對他們說:“各位周室的公卿,沒有什麼西戎,爾等回封地去吧!”諸侯們這才知道上了幽王的當,個個氣得前臉貼後背的。
褒姒根本不知道怎麼回事,隻見他們奔來奔去的,根本不敢興趣,隻是冷笑了一下,周幽王以為她笑了,就把一千兩黃金賞給了虢石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