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生:指一事物對另一事物具有互相促進、助長和滋生的作用。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相生關係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兩方麵的關係,《難經》將其比喻為“母”與“子”的關係。就木而言,水為木之母,火為木之子。

相克:指一事物對另一事物的生長和功能具有抑製和製約的作用。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相克關係中,任何一“行”都具有“我克”、“克我”兩方麵的關係,《內經》則把它稱為“所勝”、“所不勝”的關係。

相生與相克,是事物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麵。沒有生,就沒有事物的發生和成長;沒有克,就不能維持事物在發展變化中的相對平衡與協調。因此,生中有克,克中有生,從而推動事物的正常發展。

相乘:是以強淩弱的意思。是對被克的一行克製太過,從而使事物間正常關係失去協調的一種表現。相乘與相克的順序一致。

相侮:是異常的反克,是事物正常關係失去協調的另一種表現,與相克的順序相反。例如,正常的相克關係是金克木;但木太盛反而侮金。

三、五行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

1.說明髒腑的生理功能與相互關係五髒分屬於五行,心屬火、脾屬土、肝屬木、肺屬金、腎屬水;腎(水)滋養肝(木),為相生;肝(木)藏血以濟心(火),相生;脾(土)化生水穀之精微以從肺(金),相生;肺(金)氣清肅降可抑製肝陽上亢,相克等。

2.說明髒腑間的病理影響在病理情況下,髒腑間相互影響。如肝病可以傳脾,為木乘土;脾病可以影響肝,為土侮木等。

3.用於疾病的診&和治療利用五行相生相克關係,判斷疾病的性質、確定治療方案;根據藥物五味與五行的對應關係,確定用藥方案等。

第四節 藏象

考試要點

1.掌握五髒、六腑、五官、五體、五華的生理功能。

2.熟悉髒腑之間和五官、五體、五華與髒腑的關係。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概述:“藏”是指藏於體內的髒腑;“象”指髒腑功能反應與體外的征象及髒腑的實質形象。藏象學說以髒腑為研究中心,涉及形體、官竅等機體生理、病理及相關的活動。藏象是個整體係統概念。

一、五髒的生理功能

1.心中醫學的心與現代醫學的心,在概念上略有差別,在學習時應特別注意。

心位於胸腔,橫膈膜之上,外有心包護衛。心的生理功能有兩個方麵,一是心主血脈,推動血液運行;二是心主神誌,主管精神活動。心與小腸相表裏,由手少陰心經和手太陽小腸經聯絡貫通。

心包絡又稱心包,是包在心髒外麵的薄膜。

2.肺肺位於胸腔上部,上有氣管、喉嚨與鼻相通。肺主氣,司呼吸;主宣發和肅降;又通調水道,促進水液輸布和排泄。肺與大腸相表裏,由手太陰肺經和手陽明大腸經聯絡貫通。

3.脾脾位於中焦,在橫膈膜之下。脾主運化,和胃一起行消化水穀之功能,有“後天之本”的稱謂。脾氣主升,主統血。脾與胃相表裏,由足太陰脾經和足陽明胃經聯絡貫通。

4.冬肝肝位於上腹部,橫膈之下。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疏泄,主藏血,貯藏血液和調節血量。還與情誌活動有關。肝與膽相表裏,且直接相聯,並且由足厥陰肝經和足少陽膽經相互聯絡。

5.腎腎位於腰部,左右各一。由於腎藏有先天之精,為髒腑陰陽之本,生命之源,故有“先天之本”之稱。中醫學的腎和現代醫學的腎在功能上略有差別。腎藏精,主生長、發育和生殖;主水液,主納氣,濡養溫煦髒腑。腎與膀胱相表裏,由足少陰腎經和足太陽膀胱經聯絡貫通。

二、五髒與形體官竅

五體

1.脈心主脈。脈即血管。血液循環的通道。

2.筋肝主筋。筋是連接肌肉、骨骼和關節的組織,包括肌腱、韌帶等。

3.肌肉脾主肌肉。肌肉是人體運動的動力來源。四肢是肌肉集中的部位,因此,脾又主四肢。

4.皮膚皮膚包括汗腺、毫毛等。肺主皮毛。皮膚具有保護、感覺、排泄等功能。

5.骨骨是人體骨骼的總稱。腎主骨。對人體起支持作用。齒為骨之餘,齒的生長脫落均與腎有關。

(二)五官九竅

1.五官指耳、目、口、鼻、舌。耳、目、鼻各兩竅,口、舌合為一竅,再加上前、後二陰兩竅,合為九竅。

2.五髒與五官的關係心開竅於舌,肝開竅於目,脾開竅於口,肺開竅於鼻,腎開竅於二陰和耳。

(三)五髒外華

心華在麵,肝華在爪,脾華在唇,0市華在毛,腎華在發。

三、六腑的生理功能

六腑的共同特點是受盛和傳化水穀。以通為用。主要包括膽、胃、小腸、大腸、膀胱。

四、腦與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奇恒之腑包括腦、髓、骨、脈、膽、女子胞。奇恒之府在於“奇”和“恒”。1.腦腦是人體的生命活動中樞,能主宰和調節人體的生理活動。中醫的藏象學說以五髒為中心,就將腦的生理功能分屬於五髒。如心主神誌、肝主疏泄而調節情誌活動、腎藏精而生髓充腦等。所以中醫學對精神情誌活動的認識與心、肝、腎三藏的聯係更為密切。

2.女子胞

女子胞是發生月經和孕育胎兒的器官;影響女子胞生理功能的因素與腎、肝和衝、任二脈有關。

五、髒腑之間的關係

五髒之間的關係

1.心與肺的關係心主血,肺主氣;二者互相為用。

2.心與脾的關係心主血,脾統血;脾為氣血生化之源。

3.心與肝的關係心主血,肝藏血:心主神誌,肝主疏泄,二者聯合控製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

4.心與腎的關係心陰心陽與腎陰腎陽之間有依存關係;心屬火,腎屬水,水火相濟的關係;心主血,腎藏精,精血同源的關係。

5.肺與脾的關係氣的生成與津液的輸布代謝。

6.肺與肝的關係肺主肅降,肝主升,二者聯合調節氣機。

7.肺與腎的關係二者聯合調節津液的代謝和呼吸作用,腎有氣化功能,肺能宣發肅降;肺主呼吸,腎納氣,調節呼吸功能。

8.肝與脾的關係肝主疏泄,脾主運化,互相協助,互相為用。肝藏血,脾統血,脾為氣血生化之源,二者有協同作用。

9.肝與腎的關係肝藏血,腎藏精,精血同源,肝腎同源,互相為用;腎主水,肝屬木,互相製約。

10.脾與腎的關係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有相互滋養的關係;脾主運化,腎主升騰氣化,二者協調,完成津液的代謝。

(二)髒與腑的主要關係

1.脾與胃的關係表裏關係;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脾氣主升,胃氣主降,互相協調;脾喜燥而惡濕,胃喜潤而惡燥,燥濕相合,相互為用。

2.肝與膽的關係表裏關係;膽汁來源於肝,其排泄和發揮作用又依賴於肝的疏泄功能。

3.腎與膀胱的關係表裏關係;膀胱貯存和排泄尿液,依賴於腎氣的固攝作用。

第五節 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

考試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