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金為薑科植物薑黃、溫鬱金、廣西莪術或蓬莪術等的塊根。前兩者分別習稱“黃絲鬱金”和“溫鬱金”,其餘按性狀不同習稱“桂鬱金”或“綠絲鬱金”。
天麻為蘭科植物天麻的幹燥塊莖。冬至以後采挖者稱“冬麻”,立夏以前采挖者稱“春麻”。洗淨,擦去外皮,蒸透,敞開,601以下烘幹或曬幹。主產四川、雲南、貴州等。
性狀鑒別要點:塊莖呈長橢圓形,扁縮而稍彎曲。表麵黃白色至淡黃色,略透明,有不規則縱玻紋和由點狀突起(潛伏芽)排列成的多輪橫環紋,有時可見棕黑色菌素。頂端有紅棕色頂芽(習稱鸚哥嘴)或殘留莖基,末端有自母麻脫落後的圓臍形疤痕。斷麵較平坦,角質。冬麻質堅實,有鸛哥嘴、斷麵明亮、無空心。春麻有莖基,斷麵晦暗、空心。
顯微鑒別要點:下皮有切向延長的栓化細胞;皮層細胞10數列;中柱大,維管束散列,周韌型。薄壁細胞含草酸鈴針晶束,並含多糖團塊。粉末:黃白色。①木化厚壁細胞表麵觀呈多角形或類橢圓形,紋孔明顯。②草酸鈣針晶成束或散在,③有螺紋、網紋及環紋導管,④含糊化多糖顆粒。
第七節 莖木類中藥
考試要點
1.莖木類中藥藥材的性狀鑒別與顯微鑒別。
2.掌握雞血藤、沉香\鉤藤的來源、主產地、采收加工方法、性狀鑒別與顯微鑒別的主要特征、化學成分、理化鑒別方法、浸出物測定方法、含量測定方法。
3.熟悉川木通、大血藤、蘇木的來源,性狀鑒別要點、有效成分或主要化學成分及其部分飲片的鑒別。
4.了解降香、通草的來源、性狀鑒別要點及其部分飲片的鑒別。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概述
莖木類中藥實際上包括藥用植物的莖或木材兩類,即:
莖類中藥。藥用部位包括莖藤、莖枝、莖刺和莖髓等。如木本的川木通、大血藤、雞血藤等;草本的天仙藤;莖枝的桂枝、桑枝等;莖剌的皂角刺;莖翅的鬼箭羽;莖髓的通草、燈心草等。
木類中藥。藥用部位主要為木本植物莖形成層以內的部分,通稱木材。位於木質部內方,蓄積了較多的化學物質,如樹脂、樹膠、單寧、揮發油等,顏色較深,質地致密。藥用多采用心材部分,如沉香、降香、蘇木等。
(一)性狀鑒別
應特別注意其形狀、顏色、表麵特征、質地、折斷麵及氣、味。木質藤莖和莖枝,多呈圓柱形或扁圓柱形。表麵較粗糖,注意有無裂紋及氣孔,節是否膨大,木部放射狀紋理是否清楚。
草質藤莖較細長,多呈圓柱形,有的可見縱向隆起的棱線,表麵多呈淺黃綠色,節和節間、葉痕均較明顯。斷麵可見明顯的髓部,有的呈空洞狀。大部分草本植物的莖,如石斛、蘇梗等則列人全草類中藥。
(二)顯微鑒別
1.莖類中藥的組織構造一般應注意以下幾部分的特征:
周皮或表皮:木栓細胞的形狀、層數、增厚情況,落皮層有無等;幼嫩莖常可見到表皮,草質莖大多最外方為表皮;角質層的厚度、毛茸和氣孔是鑒別的主要特征。
皮層:注意其存在與否及其所占比例,木栓形成層如發生在皮層以內,則初生皮層不存在,而由栓內層(次生皮層)所代替;木栓形成層如發生在皮層,則初生皮層部分存在,其外方常分化為厚角組織或厚壁組織。
維管束:韌皮部注意韌皮薄壁組織、韌皮射線中有無分泌組織、結晶體及厚壁組織等。形成層是否明顯。木質部導管、管胞、木纖維、木薄壁細彪及木射線細胞的形態和排列情況。
髓部:多由薄壁細胞構成,多具明顯的細胞間隙。草質莖髓部較發達,木質莖髓部較小。
還要注意莖的異常構造,有的韌皮部和木質部層狀排列成數輪,如雞血藤。有的髓部具數個維管束,如海風藤。有的具內生韌皮部,如絡石藤。
木類中藥的組織構造注意三個方向的切片:即橫切麵、徑向縱切麵、切向縱切麵。另外,還可配合製作解離組織片或粉末製片。觀察時應注意:
導管:導管分子的形狀和壁上紋孔的類型。木類中藥的導管大多為具緣紋孔及網紋導管;應注意導管中有無侵填體及侵填體的形狀、顏色。鬆柏科植物的木材沒有導管,而為管胞。管胞兩端較狹細,無明顯末梢壁(纖維狀管胞),即使有斜形末梢壁,但無穿孔而隻有紋孔(導管狀管胞),且紋孔的膜是完整的。
木纖維:占木材的大部分,縱切麵觀細胞腔狹小,壁厚,有斜裂隙狀的單紋孔(大多向左傾斜);少數細胞腔較寬,有的纖維腔中具有中隔,稱為分隔纖維。
木薄壁細胞:是貯藏養料的生活細胞,有時內含澱粉粒或草酸鈣結晶。大多木質化。(…木射線:細胞形狀與木薄壁細胞相似,但切麵上的位置和排列形式則不同,射線細胞的長軸與導管及纖維的長軸相垂直。胞腔內常見澱粉粒或草酸鈣結晶。此外,注意少數木類中藥具有異常結構,如沉香,具有木間韌皮部(內涵韌皮部)。
二、重點品種藥材介紹
川木通為毛茛科植物小木通或繡球藤的幹燥藤莖。藥材呈長圓柱形,略扭曲,表麵黃棕色或黃褐色,有縱向凹溝及棱線,節膨大。堅硬,不易折斷。橫切麵邊緣不整齊,木部淺棕色或淺黃色,有黃白色放射狀紋理及裂隙,其間布滿導管孔,髓部較小,類白色或黃棕色。飲片為圓形薄片。成分主要含皂苷。
大血藤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的幹燥藤莖。藥材的主要特征是有淺縱溝和明顯的橫裂紋及疣狀突起,栓皮有時呈片狀剝落而露出暗紅棕色內皮,有的可見膨大的節及略凹陷的枝痕或葉痕。橫切麵皮部呈紅棕色,有數處向內嵌人木部,木部黃白色,有多數細孔狀導管,紅棕色的射線。
蘇木為豆科植物蘇木的幹燥心材。藥材呈長圓柱形或對剖半圓柱形,表麵黃紅色或棕紅色,具刀削痕,常見縱向裂縫。橫斷麵略具光澤,年輪明顯。
雞血藤為豆科植物密花豆的幹燥藤莖。主產於廣東、廣西、雲南。性狀鑒別要點:栓皮灰褐色,栓皮脫落處顯紅棕色,切麵木部紅棕色,導管孔明顯,韌皮部有黑棕色樹脂狀分泌物,與木質部相間排列呈3~8個偏心性半圓形環,髓小而偏向一側。
顯微鑒別要點:①纖維及晶纖維成束。②石細胞成群,壁厚者層紋明顯。③紅棕色分泌物多。④具緣紋孔導管。
沉香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及沉香含樹脂的木材。前者習稱國產沉香,後者習稱進口沉香。全年均可采收。國產沉香主產於廣東、海南島、廣西。進口沉香主產於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柬埔寨及越南。
性狀鑒別要點:沉香(白木香)呈不規則塊狀或盔帽狀,表麵凹凸不平,有鑿削痕,可見黑褐色樹脂與黃白色木部相間的斑紋,偶有孔洞及凹窩。燃燒時氣香濃,並有油滲出。
進口沉香呈圓柱形或盔帽狀,表麵黃棕色或灰黑色,密布斷續的棕黑色細縱紋,有時可見黑褐色樹脂斑痕,能沉或半沉於水;燃之有濃煙,氣較濃烈。
顯微鑒別要點:白木香橫切麵:木射線寬1~2列細胞,含棕色樹脂。導管有的含棕色樹脂。木纖維壁稍厚,木化。內涵韌皮部薄壁組織呈長橢圓狀或條帶狀,常與射線相交,細胞壁薄,非木化,內含棕色樹脂;有的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柱晶。切向縱切麵:木射線細胞同型性,寬1~2列細胞,導管多為短節導管,兩端平截,具緣紋孔排列緊密。纖維細長,壁較薄,有單紋孔。內涵韌皮部細胞長方形。徑向縱切麵:木射線排列成橫向帶狀,細胞為方形或略長方形。
進口沉香:木射線大多寬為1列細胞,常被木間韌皮部切斷。柱晶極少。成分:國產沉香含揮發油及樹脂;揮發油約0.87。。進口沉香含油樹脂,其中含揮發油約137。藥典規定,乙醇浸出物不得少於15.0。
鉤藤為茜草科植物鉤藤、大葉鉤藤、毛鉤藤、華鉤藤或無柄果鉤藤的幹燥帶鉤莖枝。主產廣西、江西、湖南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