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太忙、太奔波,出差時曾摔過一跤,傷得頗重,現在偶然還會痛。因為時常出差,沒時間交男朋友,也沒有經濟上的需要。
公司最近換了一位總經理,總經理想將她以往的住房津貼等取消,對她暗示一兩年內,她可能會調回廣東總部。
她有銀行存款50多萬,每月也能儲蓄1萬多。現在有一半資金買了基金,一般資金是現金。基金購入是中長線,基金表現不是太好。她也不知道應該怎樣辦,自己的財經類知識也很有限。
她有幾方麵,正在考慮:
不知道應該不應該買房子。假如買,在廣東還是在北京?
一兩年後假如北京工作本地化,回廣東即會失業。她想,她的事業還是應該在北京發展。
基金表現一般,但總比銀行1%的利息好。
分析:可以從幾個層麵去分析
事業是否是人生的一切?
廣東——北京,何去何從?
健康
資產保值
事業可否是人生的一切?
現在的高薪工作,的確能將人生扭轉彎曲。高壓力,往往使人將每個人每天的精神全放在裏麵,沒有時間為自己的時間去打算將來。
由於能自給自足,也由於生活圈子的窄小,現在已儲蓄超過50萬,每月能儲蓄1萬元左右。
在年輕時,事業正在衝刺(25歲至35歲),分配在事業/家庭比例是9:l;現在(35歲至45歲)應平衡一些,事業/家庭逐漸變為7:3;再到年紀再大(45歲至55歲),事業/家庭時間分配應變為5:5。
畢竟,打工的事業變量很多,諸如改組、公司改革也常見。家庭也是一種事業,也需要時間去培養。建議她多花時間,擴大圈子,多認識一些事業以外,沒有利益交往的朋友。
每個人都會到60歲,退休時,同事之間感情會人去茶涼,剩下隻有事業以外的朋友。
所以在工作時,一定要建立同事以外的朋友。我們都要現實一點,同事無論感情多好,你隻要不在崗位上,同事的感情都會變得很淡,你隻剩下你以往的朋友。因此,工作多忙,也要撥一些時間,培養一個工作以外的朋友圈。
這個案例,也是我碰到的不少成功女性的一個寫照。
年近40,單身,不缺錢,青春已過,就是沒有男伴。她們的傳統觀念,甚至她家的觀念,都應該是男孩購房,女孩單身購房幹什麼?
她有人民幣50多萬,感覺自己很富有,其實並不是。一般40歲的人,成功的,已經供了一套房,市值50萬至1百萬,都放在房子裏。她沒有購房,資產還是現金,購買基金也虧本,錢正在一年一年地貶值。
由於中國經濟發展迅速,除了偶然政府打壓高房價外,房價到頭來還是一年比一年貴。便宜的房價會一去不複返。
建議一;趕快去挑選合適的房買來自住,是不會錯的。
廣東/北京,何去何從?
其實她心中已有數,半年後公司本地化,她便會失去工作。她不想回廣東,相信到時候會留在北京找工作。她已準備要花半年時間去找,未來工作待遇也可能會是現在工資水平的6折。
任何一個派到北京工作的經理,都應該有心理準備,3至5年間位置就會本地化。在這3至5年高薪厚職時,應該將剩餘金額,買大額的退休金,5至10年內供滿。她在廣東沒有退休金,在公司也沒有退休計劃,隻有自己準備一筆自己的退休金。
建議二:每月供款,7年供滿的退休計劃,可以去實行。
由於她沒有家庭負擔,老人也由單位來保障,她不需要太多的保險保障,一個簡單的30萬分紅險便足夠了,保險每月2000元,10年期。
健康
由於以前受過傷,所以身體有一些小毛病。現在她應該注重運動,調理身體。
建議三:購買兩種醫療保險:
(1)住院保障險:手術費保額10萬。
(2)重疾險:包括25種重疾,例如癌症、心髒病等重疾,保額30萬。
以上兩種保費,每年花費1萬元,但物有所值。
年輕時用體力青春去賺錢,年老時用錢去買健康。由於她時常出差,意外發生的風險比別人高,健康險要買得足夠。有健康,才有精力去賺錢。健康是事業的前提,要留意,凡事量力而為,不要太牽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