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像投資自己那樣去理財(2)(3 / 3)

在好利潤階段,的確什麼投資都不用考慮,專心打理生意便成。

在利潤下降時,便要到處尋找下一個利潤點。但假如他理財有觀念,以往幾年賺回來的利潤,舉例說也有三百萬。幾百萬打理得好的時候,如果每年10%回報,也能產生30萬的回報出來,成為雙收入。

在微利時,投資利潤說不定還超過企業的利潤。在這階段,客戶便進入“資金運作階段”,已完全告別“原本資金積累”的階段。

有樓、有車、有50萬存款,還需要什麼

沒有理財觀念的人,時常都會這樣說,他們沒有想過,假如雙親有大病時,就可能花掉15萬;假如有一天公司改組,你失業下崗時,花大半年去找工作,也會花掉另外10萬元。到時候,你隻剩下25萬元。還有孩子念書費用,夫妻二人的退休金準備,剩下的25萬還真不夠。

還沒算上中國每年3%至5%的通脹率,兩三年便將你的25萬貶值一半,隻有12萬5的購買力。

管好錢財,是每個家庭必經之路,的確要將它辦好,因為你將來的生活,需要靠它。

房產容易賺?

某些地區的房產由於起點低,所以幾年買下去的人,都全賺。但假如你在上海或香港,房產已在高峰周期,房產的回報率便會很飄忽,不是穩賺的事情。

理財的主要功能,便是在便宜階段購入,持有幾年升值,到上升周期快完結時賣出,水漲船高,賺豐富的升值回報率。

因此,認識的市場要廣泛。哪一處地方在低位徘徊時,便要研究。你可以看到,上海賺了房產錢的人,有部分轉投北京。不要留戀同一處地域太久,因為每個地域或領域,都有其周期。

周期到頂後,不要留戀,不要向後望,好日子已然過去,尋找新的開發點,才是正路。

股市如戰場,你要記住的股市忠言

1.初入者切忌人雲亦雲,盲目買入,它是炒股失敗的必然。

很多人剛進入股市的時候都是很盲目的,因為不懂股票,也不了解玩股票的規律,所以常常沒有主見,“聽風就是雨”,胡亂買股票吃了虧。

2.認定、堅持自己的觀點,最好不要隨風走。

一個有成就的股民,一般都會堅持走自己的路,因為年齡、心態、學曆、經驗等各種客觀外在條件的限製,注定了各股民都會有自己的理財方法,如果你今天聽了這個的話,明天又認定另一個人的話,那你始終都不會形成自己的風格。股市風雲變化,如果大家都作同樣的決定,那股市也就失去了它特有的魅力,你也將不會有大的作為。

股市如戰場,大家為了各自的目的,各種消息層出不窮,一個好的股民,他的理財計劃一定要獨立執行,真的想做一番大的事業,就必須做別人所不敢做的。

而作為一個初級股民在入市之前,最好能多方麵了解股市的規律以及股票的基本知識,不怕不懂,慢慢摸索,以良好的心態,控製資金的投入,不要因為股票投資給自己和家庭的生活帶來風險。掌握好這個基本原則之後,在自己資金不吃緊的情況下,拿出一部分錢來,抱著“玩”的心態,邊學邊實踐,實踐獲真知,這才是炒股的正確心態和方式。當經驗豐富了,你會形成自己的炒股風格,然後根據自己的風格,堅持去做,去嚐試,最終會獲得你想不到的收益。

“股神”巴菲特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炒股的觀點很堅決,也很簡單。他認為自己不是在買股票,而是在購買公司的資產,隻要他認為股票的價值低於公司資產的實際價值,他就會買進,假如股票的價值高於公司資產的實際價值,他就會賣出。隻是這麼一個簡單的觀點,他一直堅持著,並且成功了,所以他成了“股神”。

3.炒股最好走在熱點前麵。

股票投資,還是要走在熱點前麵。否則,老跟在別人屁股後麵,總會要吃虧。等你看到了股票在升值,然後再把錢投進去,可能就已經晚了。

美國曾經有個最著名的冰球運動員,一生進了無數個球,而且他防守也總是很到位。一次比賽結束後,有個記者問他:“為什麼你總是能打得這麼好?你有什麼秘訣麼?”他回答道:“因為我從來隻朝著冰球即將到達的地方跑去,而從來不追著冰球跑。”

這就是他為什麼成功的秘訣!

假如,你是一個想進入股市(或已經進入股市)的朋友,建議你在選擇股票的時候能常常想想這個故事。

4.“牛”市不一定不賠錢。

前段時間,火爆異常的股市成為老百姓茶餘飯後談論的焦點,似乎現在不談談股市就不過癮。在這一輪牛市中,老股民欣喜若狂,新股民蜂擁而入,這讓寂寞許久的市場重新找到了火熱的感覺。

然而,沒有隻漲不跌的市場,在經過半年多持續上漲後,牛市終於在IPO、再融資等新政策的影響下止步。在回顧這輪牛市時,很多投資者紛紛感歎,好長時間沒有這麼舒心地掙錢了。可是,也有不少的投資者抱怨賺了指數不賺錢,甚至有投資者歎息牛市中照樣賠錢!

別再迷信“長期投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