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 家庭裝修物件擺放原則(3 / 3)

如何布置小房間(一)

合理布置房間

家具的作用無需多言,但太多的家具必與人爭奪居室空間。添置家具要統籌規劃,如果出自攀比心理,隻顧富麗堂皇,待事過境遷,過多的家具勢必成為一種累讚。

選擇多功能家具

有的住房麵積較小,家具精簡後甚感不便。此時,選購或自製顯得十分必要。目前,拆卸、拚接式,折疊、組合式,活動、堆砌式等新型家具日新月異,你不妨多跑些商店,挑選折疊桌椅、翻板童床、三用沙發、組合櫥、多用途梳妝台等,不僅能滿足需要,而且經濟實惠。

實施“空中計劃”

經上述處理,活動範圍相應開闊,倘若還不滿意,那就將目光投向居室的上層空間。最具代表性的是廚房,近年來,款式新穎、格調清新、造型美觀的炊具器皿紛紛應市,令家庭主婦愛不釋手,而廚房又是集水、火、電、氣於一室的烹調、洗滌場所,所以,製訂完整的“空中計劃”,讓壁櫥、吊櫃、多層三角台架爭相媲美,發揮各自獨特作用,充分利用旮旯,形成整潔清爽的操作環境。

臥室上層空間裝設吊欄,收藏歡物容積可超過三麵櫥、高低櫥,再貼上裝飾麵板,又臥室增添一景。懸空固定於書房牆壁上部的多層書架,藏書之多,取閱之便,與書架相比絕不遜色。還可在客廳上壁設計一種倒階梯型吊櫃,上部厚,有較大的貯藏量;下部薄,可放置玩具、茶具、酒具、工藝品等小擺設。沙發擺在下麵,既不影響人的活動,又有效利用空間。

如何布置小房間(一)

借助裝飾拓寬視野

如此治理整頓一番,小房間該“變大”了。但我們還能使“疆域”繼續“擴充”,即通過裝飾功能改善壓抑感。落地鏡側立窗前或窗對麵,室外景色經其折射或反射盡收眼底。鏡對麵牆的下方擺幾盆盆景,數量即刻“翻番”。此外,隻要高度、位置及角度選擇得當,鏡麵在過道、浴衛間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擴充”效果,令人身心寬鬆舒暢。

將居室“擴大”,“擴”得寬敞、明亮,“擴”得和諧、自然,確實是令人感興趣的傑作。這可以使我們溫馨的生活氣氛升高檔次,進人舒適、完美的境界,盡情享受家居的樂趣。

如何布置小房間(一)

要讓房子看起來大一些,其實並不難,其中的訣竅就在於格調的安排和家具的設計上。談到空間利用,首先需掌握五大原則:向上發展,往下爭取,彈性運用,重疊使用,死角活用

1.向上發展。如果房屋夠高,可利用其多餘的高度隔出天花板夾層,加上折疊梯作為儲藏室之用。挑高的房子更可做出夾層樓板,多出一至兩個房間。

2.往下爭取。利用複式、高架地板之階梯處設計為抽屜、鞋櫃等。將床的高度提高,床下的空間就可設計為抽屜、矮櫃;利用小孩雙層高架床的床下設置書桌、書架、玩具櫃、衣櫃等;沙發椅座底下亦是可加利用的地方。

3.彈性運用。除了空間利用外,家具具有多功能用途,也是節省空間的一大妙方,像沙發床、折疊床、折疊桌、折疊餐桌、椅等。

4.重疊使用。如抽屜床、可拉式桌板、可拉式餐台、雙層櫃、抽屜櫃等。

死角活用:

活用不起眼的死角,往往會有令人出乎意料的巧妙用途。樓梯踏板可做成活動板,利用台階做成抽屜,作為儲藏櫃用。此外,樓梯間亦可充分發揮空間利用的功效,靠牆的一側可作為展示櫃,樓梯下方則可設計成架子及抽屜,具收納的功。

如何布置小房間(一)

兼顧透光性及隱密性

除了以上五項原則之外,在隔間方麵可利用櫥櫃作為隔屏,區隔出個別的空間。其次,盡量使用透光的質材做隔間,也是小麵積住宅的設計要點。因為透光的隔板,如雕花玻璃、毛玻璃、彩繪玻璃等,不但可以透光,讓室內更明亮,而且可以讓視覺有延展性,使室內感覺更寬敞。至於臥室的隱密性,也是這類透明隔間設計必需兼顧的重點,如加上布幔或百葉簾等。在牆麵上多運用鏡麵做裝飾,會讓房子看起來更寬敞,此法可多加利用。此外,彈性隔間,如:布幔、百葉簾、折疊門等,亦可使小空間變成多用途,可大可小,可進可退,運用自如。

更重要的是,空間小的住宅最忌諱“亂”。再完善的設計,若是使用者不懂得維持幹淨、整齊,規劃周全的雅室也會被白白地糟蹋掉。空間愈小,擺設愈細,所以更要保持整齊。一些小玩意、書本、鞋子等,一定要利用櫃子收藏起來,否則會影響視覺的延伸,使空間看起來更狹小。

如何布置小房間(一)

美國設計家勒維斯,對小房間的設計很有研究。其具體的設計方案如下:

1.保持室內清潔,擺設不可太雜,陳設要現代化和富於流線型,這樣可以使小房間“變大”;

2.所有家具都盡量無把手和腿腳,防止裸露過多,多利用牆壁安置活動架和貯藏櫃,使房間顯得寬敞;

3.窗戶無需多加裝飾,少用粗重的帷幕,多用薄的金屬條遮簾;

4.窗戶對麵的牆上,可裝一麵大鏡子,把外麵的景色映人鏡中,擴大房間的視野,增加立體感;

5.廚房、臥室和門廳要用同樣的壁紙,使房間顯得寬大;

6.充分利用臥室的死角,擺設小型家具。

低矮房間裝修有技巧

目前有不少人的住宅淨高偏低。生活在這種低矮的房間裏,往往會使人覺得壓抑、透不過氣來。所以在低矮房間的裝修中,一定要通過裝飾手段來“調整”這種感覺。

1.天花板要盡可能“活潑”

對天花板的裝飾,可采用石膏飾物貼飾法。石膏飾物的~造型與圖案也應以精巧為好,同時注意以幾組相同的圖案來分割整個天花板,以消除整體圖案過大而造成的壓抑感。天花板上可噴塗淡藍、淡粉、淡綠等顏色,色彩一定要淡,在交錯變換中給人一種藍天、白雲等美好的聯想。

2.天花板的裝飾以吸頂燈為首選,安裝位置不應在屋頂的中央,而是以2~4個對稱式裝在天花板的邊緣處,這樣可擴大視覺空間。吸頂燈的燈光不宜太亮,暗一點兒,更有高度感。注重對地麵的處理如果鋪木板地麵,最好不要打“龍骨”的。因為設置龍骨,會損失一些有效空間。您可選漂亮的瓷磚、大理石等材料,或者在無圖案的地麵上再鋪一塊羊毛毯。總之,地板的精美,可吸引人的注意力,而忽視空間不足的問題。地麵的基本顏色應盡可能接近四壁顏色為好,可略深一些。

3.牆壁裝飾應整體考慮

低矮房間最好不采用“牆糖”。這種方法進一步分割了有限的高度,會使房間顯得更矮。尤其是對麵積較大的廳、室來講,應選擇垂直花色線條的圖案來裝飾裝修,而不用水平的。從房頂一直裝到地麵,不需要保留“踢腳”部分,且牆麵的貼飾圖案以精細、碎小為好,給人以遠視效果。

現代人呼喚廚房革命

東方文化講究“禮”,客廳自然是主人最刻意裝飾的地方。而在西方文化中,則講究實用和以人為主體。廚房及衛生間是兩個使用最頻繁的空間,於是便成了單位麵積投資最多、設計最講究的地方。製作它的廚房卻少有“可視性”,參觀之後很容易讓人大倒胃口。而西餐雖不如中餐洋洋大觀,西式的廚房卻是窗明幾淨、設施清潔,絕少看到淩亂的瓶瓶罐罐和討厭的油煙。

不過,這些區別正在成為過去。西風東漸,隨著西方經濟對東方經濟的滲透,現代文明意識再次衝擊著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表現在家居布置和裝飾上,就是衛生間、廚房的環境開始受到人們的重視。隻不過在對廚、衛的選擇上,衛生間走在了前麵。

但廚房可沒有衛生間這麼幸運。十餘年來,中國家庭的廚房還沒有什麼大的變化。從建築設計開始,仍然未給廚房留下足夠的空間。往往是在安排了其他功能區之後,將剩下的旮旯兒安排成廚房,這就讓中國家庭的廚房設計有些先天不足。

不僅如此,居民也少有在廚房布置上下功夫的,大不了是貼貼瓷磚、做幾個壁櫃而已。建築裝飾界的人士認為,重衛生間輕廚房是目前我國在家庭裝飾上最普遍的一個錯誤。從使用頻率與生活的關聯程度等多方麵考慮,廚房都應和衛生間一樣,享有較大的投資。因此,一場“廚房革命”勢在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