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計成吉思汗出世以來,享壽六十六歲。即大汗位,凡二十二年。南征北討,所向克服,如近今內外蒙古,遼東三省,及中國西北部,並天山南北兩路,暨中央亞細亞,阿富汗斯垣,波斯東半部,與高加索山附近部落,俱為成吉思汗所有。史家稱其用兵如神,所以滅國四十,遂平西複。其實是西北一帶,各族散處,既沒有獨立的精神,又沒有永久的團體,彼此猜忌,互為仇敵,就使勉強聯絡,總不免凶終隙末,因此成吉思汗乘時崛起,削平各部。武如四傑,文如耶律楚材,又皆任用得當,就是所立兵製,亦比眾不同,小子嚐考得大略,隨錄如下:
(一)蒙古人自幼臨狩獵,習騎射,所以騎兵尤精;此等騎兵,每人有乘馬三四頭,可彼此互代,終日馳騁。
(二)騎兵遠行,遇緊急軍事,隻用馬奶及幹酪為食;或刺馬出血,吞食充饑,可支十日,所以進行甚速。
(三)編定軍隊,以十遞進,每十人為一隊,隊長叫作十戶;十戶以上有百戶,統十戶百人;百戶以上有千戶,統百戶千人;千戶以上有萬戶,萬戶直隸大汗。此等大小部長,對他部下,各有無限權力,部下無論何事,統須稟命後行,一經驅遣,不得遲諉,否則無論貴賤,必加刑罰。
(四)蒙古兵雖經出陣,仍須納稅,必令他妻兒守家,歲完稅額,因之頻年興兵,軍餉仍不缺乏。
這且慢表。且說成吉思汗逝世後,就借行在舉喪。窩闊台夤夜奔至,察合台、拖雷等亦陸續到來,三子畢集,乃由蒙古諸王諸將等,大會於吉魯爾河,承認成吉思汗遺命,奉窩闊台為大汗。看官,這窩闊台嗣統,早經成吉思汗親口布告,為什麼要開著大會,經過公認呢?這也有個緣故,因成吉思汗在日,也有一條特立的法製:凡蒙古大汗,如當新舊絕續的時候,必須由諸王族諸將,及所屬各部酋長,特開公會,議定嗣續,方得繼登汗位,這會叫作“庫裏爾泰會。”自有此製,所以窩闊台雖承遺命,也要經“庫裏爾泰會”通過呢。詳哉言之,實為後文伏線。窩闊台既即位,重用耶律楚材,楚材以舊製簡率,未足表示尊嚴,更請窩闊台汗增修朝儀。窩闊台汗自然樂允,遂由楚材參訂儀注,令皇族諸王尊長,皆列班羅拜,共效嵩呼。這就是俗語所謂前人承糧,後人割稻哩。《元史》尊成吉思汗為太祖,窩闊台為太宗,這都是統一中國以後追加的廟號。小子有詩詠成吉思汗道:
開邦端仗出群材,基業全從百戰來;
試向六盤山下望,一回憑吊一低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