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日誌:自然災害(2 / 2)

4月28、29日。兩天全用來磨工具,轉動磨石的輪子很起作用。

4月30日。發覺糧食不足已有好些時候,便徹底檢查了一下,每天減少到隻吃一塊餅幹。心情非常沉重。

5月1日。早晨潮水低落,往海邊望去時看見岸邊有個什麼較大的東西,像是一隻木桶。走近發現是隻小桶和兩、3塊船骸,它們剛被狂風卷過來。我向毀壞的船體望去,似乎覺得它離水麵比平常高些。我又檢查被衝到岸邊的小桶,很快看出是用來裝火藥的,但已進水,火藥結得像石頭一樣堅硬。我仍暫時把它往岸上推得更近一些,再到沙灘上去盡可能靠近船骸,看能否發現更多東西。

向破船走去時我發現它奇怪地移動了。前甲板以前是埋進沙灘的,現在至少抬高了6英尺。在我對船搜尋後不久船尾即被海浪撞破,與其它部分分裂,這時好象也被抬起倒向一邊,使此麵的沙地被抬得很高,而先前這裏本是一大片海水,我必須遊過去才能離船骸很近。現在,退潮時我甚至可以一路走到船上,最初我對此十分驚訝,但不久斷定都是因地震所致。船在劇烈的震動下破得更厲害,所以每天都有東西被衝到岸邊,大海不再管它們,任狂風和海浪把它們一點點地卷到岸上。

這樣我一時完全沒考慮遷移住處的事了,一天都很忙,特別忙於查看是否能從某處進入船內,但發現根本不行,船裏全被沙堵塞。然而我已學會對任何事都不絕望,決定把船全部撤散,斷定它的任何部分對我都有這樣那樣的用處。

5月3日。著手用鋸,把一根橫梁鋸斷,我想上層後甲板區就是由它支撐的。橫梁鋸斷後,我盡量把最高的一邊沙清除,但潮水一來就不得不暫時停下。

5月4日。今天出去釣魚,但一隻敢吃的也沒釣到,後來我厭倦了,正要離開卻釣到一條小海豚。我做了一根長沙線,沒有鐵鉤,但也常常釣到喜歡吃的魚——全部曬幹吃掉。

5月5日。在船骸上取走材料,又砍下一根橫梁,從甲板上弄到3塊大冷杉木板,把它們捆在一起,待漲潮時遊著推到岸上。

5月6日。繼續取材,弄到幾個鐵栓和一些鐵製品。幹得很辛苦,回來時精疲力竭,真想放棄。

5月7日。又去船骸上,無意幹活,發現船自己破裂。由於橫梁被砍掉,船的某些部分似乎鬆動,貨艙內裂得很開,能看見裏麵——但幾乎全是水和沙。

5月8日。去船骸上,用一根鐵鋌把甲板撬開,此時甲板已高高露出水或沙。撬開兩塊厚木板,趁漲潮時也弄到了岸上。鐵鋌留在船骸上次日用。

5月9日。去船骸上,借助鐵鋌進入船體內,摸到幾個大桶,用鐵鋌撬鬆,但無法搬走。還摸到一卷英國鉛皮,不能搬動,太重了。

5月10、11、12、13、14日。每天去船骸上,弄到許多肋材或木板,以及兩、3英擔鐵。

5月15日。帶去兩把小斧,看能否砍下一點鉛皮。我把一隻斧的刀口擱在上麵,用另一隻斧擊它,但鉛皮在水裏約1英尺半,無法擊打。

5月16日。晚上刮大風,海水把船骸衝擊得更破碎。我在林中獵鴿耽擱很久,因潮水這天沒能去船上。

5月17日。看見一些船骸被衝到近兩英裏遠的岸邊,決意去看看是什麼,發現是船頭一部分,可太重無法弄走。

5月24日。直到今日每天在船骸上辛辛苦苦幹活,用鐵鋌終於把一些物件撬鬆,潮水一到就使幾個大桶和船員的箱子漂浮起來。因風刮自岸上,這天隻把幾根木料和一個大桶弄上岸,桶裏裝有一些巴西豬肉,但海水和泥沙已把它弄壞了。

我每天這樣幹活直至6月15日,中間隻除去獵食所必須的時間——我總把這段時間安排在漲潮期間,以便退潮時即能著手幹活。目前我已弄到足可造隻很好的船的木料和木板,如果我知道怎樣造船的話。我還分幾次弄到近1英擔的鉛皮。

6月16日。去海邊時發現一隻大烏龜或海龜。這是我第1次看見,似乎隻是我的不幸,因這個地方不少。假如當初我登上島的另一麵,每天都會弄到數百隻——這是我後來發現的,不過也許為它們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6月17日。今天做海龜吃,發現它身上有60隻蛋。它的肉在當時算是我有生以來嚐到過的最美味可口的了,因我自登上這可怕的島後隻吃到山羊和野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