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材料之類我幼小時候,在S城(2),--所謂幼小時候者,是三十年前,但從進步神速的英才看來,就是一世紀;所謂S城者,我不說他的真名字,何以不說之故,也不說。總之,是在S城,常常旁聽大大小小男男女女談論洋鬼子挖眼睛。曾有一個女人,原在洋鬼子家裏傭工,後來出來了,據說她所以出來的原因,就因為親見一壇鹽漬的眼睛,小鯽魚似的一層一層積疊著,快要和壇沿齊平了。她為遠避危險起見,所以趕緊走。
S城有一種習慣,就是凡是小康之家,到冬天一定用鹽來醃一缸白菜,以供一年之需,其用意是否和四川的榨菜相同,我不知道。但洋鬼子之醃眼睛,則用意當然別有所在,惟獨方法卻大受了S城醃白菜法的影響,相傳中國對外富於同化力,這也就是一個證據罷。然而狀如小鯽魚者何?答曰:此確為S城人之眼睛也。S城廟宇中常有一種菩薩,號曰眼光娘娘。有眼病的,可以去求禱;愈,則用布或綢做眼睛一對,掛神龕上或左右,以答神麻。所以隻要看所掛眼睛的多少,就知道這菩薩的靈不靈。而所掛的眼睛,則正是兩頭尖尖,如小鯽魚,要尋一對和洋鬼子生理圖上所畫似的圓球形者,決不可得。黃帝岐伯(3)尚矣;王莽誅翟義黨(4),分解肢體,令醫生們察看,曾否繪圖不可知,縱使繪過,現在已佚,徒令\"古已有之\"而已。宋的《析骨分經》(5),相傳也據目驗,《說郛》中有之,我曾看過它,多是胡說,大約是假的。否則,目驗尚且如此胡塗,則S城人之將眼睛理想化為小鯽魚,實也無足深怪了。
然而洋鬼子是吃醃眼睛來代醃菜的麼?是不然,據說是應用的。一,用於電線,這是根據別一個鄉下人的話,如何用法,他沒有談,但雲用於電線罷了;至於電線的用意,他卻說過,就是每年加添鐵絲,將來鬼兵到時,使中國人無處逃走。二,用於照相,則道理分明,不必多贅,因為我們隻要和別人對立,他的瞳子裏一定有我的一個小照相的。
而且洋鬼子又挖心肝,那用意,也是應用。我曾旁聽過一位念佛的老太太說明理由:他們挖了去,熬成油,點了燈,向地下各處去照去。人心總是貪財的,所以照到埋著寶貝的地方,火頭便彎下去了。他們當即掘開來,取了寶貝去,所以洋鬼子都這樣的有錢。
道學先生之所謂\"萬物旨備於我\"(6)的事,其實是全國,至少是S城的\"目不識丁\"的人們都知道,所以人為\"萬物之靈\"。所以月經精液可以延年,毛發爪甲可以補血,大小便可以醫許多病,(7)臂膊上的肉可以養親。然而這並非本論的範圍,現在姑且不說。況且S城人極重體麵,有許多事不許說;否則,就要用陰謀來懲治的。
二形式之類要之,照相似乎是妖術。鹹豐年間,或一省裏;還有因為能照相而家產被鄉下人搗毀的事情。但當我幼小的時候,--即三十年前,S城卻已有照相館了,大家也不甚疑懼。雖然當鬧\"義和拳民\"時,--即二十五年前,或一省裏,還以罐頭牛肉當作洋鬼子所殺的中國孩子的肉看。然而這是例外,萬事萬物,總不免有例外的。
要之,S城早有照相館了,這是我每一經過,總須流連賞玩的地方,但一年中也不過經過四五回。大小長短不同顏色不同的玻璃瓶,又光滑又有刺的仙人掌,在我都是珍奇的物事;還有掛在壁上的框子裏的照片:曾大人,李大人,左中堂,鮑軍門(8)。一個族中的好心的長輩,曾經借此來教育我,說這許多都是當今的大官,平\"長毛\"的功臣,你應該學學他們。我那時也很願意學,然而想,也須趕快仍複有\"長毛\"。
但是,S城人卻似乎不甚愛照相,因為精神要被照去的,所以運氣正好的時候,尤不宜照,而精神則一名\"威光\":我當時所知道的隻有這一點。直到近年來,才又聽到世上有因為怕失了元氣而永不洗澡的名士,元氣大約就是威光罷,那麼,我所知道的就更多了:中國人的精神一名威光即元氣,是照得去,洗得下的。
然而雖然不多,那時卻又確有光顧照相的人們,我也不明白是什麼人物,或者運氣不好之徒,或者是新黨(9)罷。隻是半身像是大抵避忌的,因為像腰斬。自然,清朝是已經廢去腰斬的了,但我們還能在戲文上看見包爺爺的鍘包勉(10),一刀兩段,何等可怕,則即使是國粹乎,而亦不欲人之加諸我也,誠然也以不照為宜。所以他們所照的多是全身,旁邊一張大茶幾,上有帽架,茶碗,水煙袋,花盆,幾下一個痰盂,以表明這人的氣管枝中有許多痰,總須陸續吐出。人呢,或立或坐,或者手執書卷,或者大襟上掛一個很大的時表,我們倘用放大鏡一照,至今還可以知道他當時拍照的時辰,而且那時還不會用鎂光,所以不必疑心是夜裏。
然而名士風流,又何代蔑有呢?雅人早不滿於這樣千篇一律的呆鳥了,於是也有赤身露體裝作晉人(11)的,也有斜領絲絛裝作X人的,但不多。較為通行的是先將自己照下兩張,服飾態度各不同,然後合照為一張,兩個自己即或如賓主,或如主仆,名曰\"二我圖\"。但設若一個自己傲然地坐著,一個自己卑劣可憐地,向了坐著的那一個自己跪著的時候,名色便又兩樣了:\"求己圖\"。這類\"圖\"曬出之後,總須題些詩,或者詞如\"調寄滿庭芳\"\"摸魚兒\"之類,然後在書房裏掛起。至於貴人富戶,則因為屬於呆鳥一類,所以決計想不出如此雅致的花樣來,即有特別舉動,至多也不過自己坐在中間,膝下排列著他的一百個兒子,一千個孫子和一萬個曾孫(下略)照一張\"全家福\"。
Th.Lipps(12)在他那《倫理學的根本問題》中,說過這樣意思的話。就是凡是人主,也容易變成奴隸,因為他一麵既承認可做主人,一麵就當然承認可做奴隸,所以威力一墜,就死心塌地,俯首帖耳於新主人之前了。那書可惜我不在手頭,隻記得一個大意,好在中國已經有了譯本,雖然是節譯,這些話應該存在的罷。用事實來證明這理論的最顯著的例是孫皓(13),治吳時候,如此驕縱酷虐的暴主,一降晉,卻是如此卑劣無恥的奴才。中國常語說,臨下驕者事上必諂,也就是看穿了這把戲的話。但表現得最透澈的卻莫如\"求己圖\",將來中國如要印《繪圖倫理學的根本問題》,這實在是一張極好的插畫,就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諷刺畫家也萬萬想不到,畫不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