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初試掙錢
四五歲開始,為了增加她的收入,小王開始把家裏的零活派給她,像去小超市買東西、布置餐桌這類事,都交給她做,同時給她付出報酬。但在做事之前,小王必須預先告訴她,並不是為家人做事應當收錢,隻是目前沒有更好的掙錢途徑,你分擔家裏的家務,就相當於給家長節省了時間,讓家長有更多精力去掙錢,所以你也創造了一些效益。
為了讓她明白家長掙錢是一件辛苦的一事情,小王還真讓他去做過一點“小生意”。5歲那年春天,小王借給她5元錢,要他跟小王家附近一個賣小金魚的店主說好,租他的勺和盆,代銷他的小金魚。小王引導她琢磨,什麼地點才是賣魚的好地點。最後去公園門口站了兩小時,賣掉了10條魚,除掉成本,她掙到了4塊錢。事後小王還讓她分析,為什麼不用將店主的魚全買下來去賣,而去代銷他的魚呢?借雞生蛋的辦法其實也能夠掙錢。另一次讓女兒實戰,是讓她暑假去賣報紙。小王帶她批發了10份報,沿路讓她自己走,小王在後麵跟著。這次掙錢比較失敗,有4份報沒有賣完,不過她學到了推銷技巧。她現在知道了,推銷應該主動去找別人,得給人家一個買東西的理由。現在她看別人做生意,自己就會注意別人的方法。
運用:模擬理錢
為了讓女兒學會理財,小王告訴她,暫時不用的錢可以存在小王這裏,有一定的利息。比如存10塊錢,1個月小王就可以給她2元錢利息。當然這個利息比銀行利息要高得多,目的是要讓她知道結果。在實際不能達到時,最好你自己稍做模擬放大,否則她無法看出成效,也就缺乏積極性。女兒大概是受了利息的誘惑,有時比較克製,算算利息就可以辦大事,她就願意暫時不花錢。
買房的時候,小王給她算了真實的賬目。因為錢也許不夠,小王讓她貸款給自己。當時女兒手上有80塊錢,她自己做了貸款的利息表,跟小王談判,說實在的,她還真有點黑。這次小王還真借了她的錢,並且一直沒有還她,她也不來要,因為小王每月付她的貸款利息可以滿足她少量花銷,況且她還可以自己掙錢。女兒體會到做實物投資的益處,這比銀行的利息要高很多。她將這分收益當成分紅,準備長期享用。不但如此,以後小王隻要有大的投資計劃,她都想參與,說是她占了股份就可以分擔小王的風險,這家夥現在越來越會說服別人讓她參與理財了。她不想讓自己的錢隻會用來消費,她說她要讓錢養錢,這比掙錢輕鬆。
事實上,小王發現孩子學理財和大人們不一樣,隻是你得將他的方案設計成他能接受和理解的方式,讓他為利所動,並對欲望做出最合理的增刪和比較方案,同時又可以兼顧自己的生活質量。這樣,他永遠不會成為金錢的一個奴隸。
13歲女孩如何創業
一個13歲的美國小女孩是怎樣將自家廚房裏烘烤的曲奇餅幹推向全國各地,並且還受到歡迎的呢?下麵就是這個小創業家的自敘。
我從沒有想過要去做生意,我的初衷隻是可以幫助一些無家可歸的人。那天放學以後,媽媽給我們讀了一項通知,說布裏傑坡特的一家收容所請求居民捐贈食物。爸爸媽媽經常教導我和妹妹羅拉,應該學會和他人分享。於是,我就給收容站打去了電話,詢問他們需要一些什麼。“帶點餐後甜點怎麼樣?”收容站主任這樣建議,“我們這裏的人一般一個星期才可以吃到一次。”
一星期一次?我當時特別吃驚。為了那50個無家可歸的人,我決定自己烤製一些特大號的曲奇餅幹。周日晚上,我沒有讓媽媽幫忙,獨自忙活很長時間,一連烤製了3批曲奇餅幹。
到了周一放學的時候,媽媽開車送我去了布裏傑坡特的收容所,將我做的曲奇餅幹分發了。從那以後,我每個星期就會去那裏送一次:加了葡萄幹、燕麥片的,巧克力味的,還有加花生醬和糖的。我特別熱衷於烤製不同口味的曲奇餅幹,甚至有時候會放入一點辣味調料。羅拉特別愛吃我做的新品種——除了有一次我在餅幹裏麵放入了胡椒。還有一次,我把山核桃、濃巧克力加香料一起放進曲奇餅幹,羅拉幾乎將整個盤子都吃下去了。媽媽回家後,嚐了一口說:“不錯,吉爾,真的很不錯!這些曲奇都可以拿到市場上出售了。”
於是,我們召開了簡單的家庭會議。我意識到爸媽對這件事很認真。他們在鼓勵我去做進一步努力。連朋友和親戚也開始幫助我出主意,他們絞盡腦汁幫我的曲奇餅幹起一個好名字,最後大家一致同意用“吉爾的聰明曲奇公司”這個名字。
幾天後,我被潑了一盆冷水。自己想要單獨成立一個公司基本上沒有可能。為了辦理執照, 有關方麵的官員告知我,必須遵守區域布點分布、健康和食品衛生安全等等方麵的規定。“年輕的女士”,他說,“你難道沒有想過,你必須有一間全磚瓦修建的烘焙室,,而且地麵上必須有一個預防火災發生的排水溝?”
我回答說:“那我可以將烤箱從廚房搬到衛生間裏去。”
結果很明顯,我被趕了出去。
擔任稅務官的爸爸幫我查了有關規定,結論是:“你必須將烘焙這道程序承包出去。”
困難依舊重重。於是我和一家烘焙廠聯係:“嗨!我是吉爾·謝爾曼,我今年13歲,我正在著手自己的餅幹製作生意。我可以和你談談承包烘焙的事情嗎?”你知道他們的反應嗎?絕大多數人都是哈哈大笑,然後掛斷電話。
除了生產,我還必須了解市場營銷。我在當地報紙上登了一則廣告:“新開張的餅幹項目征集新點子。”結果,我很快就收到了將近50個人的回信,其中有一個是一家大型廣告公司的副主席,叫做彼得·科利森。他甚至帶著他8歲的兒子格裏戈來到了我家,並且那個小男孩立即就喜歡上了我的曲奇餅幹試吃品。
當科利森先生聽說我準備做餅幹生意的時候,他立即就給出了新的創意,建議將一些關鍵字母印在曲奇餅幹上,然後決定給我的曲奇餅幹起一個容易記下的名字。那個新名字就叫做“微辣巧克力”,這是他在帶兒子出去喝熱巧克力時突然想要的名字,而且我的曲奇餅幹最大的特色就是微有辣味。他還建議,最好由我自己去推銷產品。“曲奇餅幹有著很大的市場潛力”,他說,“別的大公司也許會仿製你的產品,隻要改個名字就可以進入市場。盡管如此,你所具有的有些條件他們絕對沒有,那就是你自己。你的年紀、你的創意和你的個人特色,肯定會為這個產品打開銷路。”
但是,我依舊沒有任何生產設施,這個生意還是停留在策劃階段。一天晚上,我終於忍不住開始對爸爸抱怨道:“現在每一條路好像都被堵死了,我是不是該馬上停下來?我在這個傻主意上麵差不多已經一年時間了。”
爸爸同情地望著我:“孩子,你應該明白沒有什麼事情很容易就可以成功。”
媽媽也走了過來。“這些事也許需要時間”,他說,“若是你現在想放棄,我們也可以理解。”
出乎意料的是,這個時候羅拉站了起來,“以前我跟你說過這主意很可笑,但是你既然已經努力了這麼多,我想,絕對不可以中途放棄。”
我可不願讓羅拉覺得我是一個喜歡半途而廢的人。我再次上網搜索。在北哈威,我看到了一家叫“列恩”的大烘焙廠,全國他們都有連鎖店,將烤製好的產品送到當地市場。我去了他們的一家商店做了一個調研,到處都彌漫著烤好的麵包香味。從一扇半掩著的門望去,我甚至可以看見嗡嗡作響的大型機械。
幾天後,我鼓足了勇氣,走進了“列恩”烘焙廠的辦公室。“嗨!我是吉爾·謝爾曼。”我說,“我可以見一下你們公司的負責人,我想和他談談曲奇餅幹機械的事情。”
我敢肯定,那位秘書雖然沒有笑出來,但是肯定費了很大勁才忍住,對我說:“好的,請等一等。”
我很驚訝,很快我就被請入了負責人菲力浦·威伯格的辦公室。我向他詳細介紹了我的計劃,威伯格並沒有任何嘲笑我的意思。後來我才知道,他從9歲的時候就開始在他父親開的烘焙廠幹活了。“恩、可以,這項服務我們可以提供,每個小時可以做出1萬個曲奇餅幹。”接著,,我們談論了一些細節問題。一切都比較順利,事情談妥了。
威伯格先生花了很長時間尋找需要購買的配料。用於批量生產的配料,研磨程度跟我在超市裏所看見的有很大不同,於是我不得不做更多的試驗,到了後來生產出來的產品終於符合了我的要求,我們便開了工。不含添加劑的“微辣巧克力”曲奇餅幹,一上市就成為了暢銷貨。後來,我們製作了冷凍的曲奇餅幹麵團用來出售,顧客買到後,可以自己拿回家,用烤箱烘焙,這樣就可以吃到最新鮮的曲奇餅幹。
開始的時候,我隻在自己居住的小鎮售賣曲奇餅幹,到了後來加入了“康涅狄格州特色飲料和食品協會”,我也成為了最年輕的成員。協會主席還特意寫文章幫我介紹生意,當地媒體也都競相報道我的故事。接著,廣播和電視也對我進行專訪。突然,整個美國都想買我的曲奇小餅幹了。
的確,我的餅幹生意越做越火,但我始終堅持每個星期都去收容站送曲奇餅幹。現在,除了布裏傑坡特收容站外,我還將曲奇餅幹已經送給全國各地的其他收容站。我會將這個行動一直堅持下去。若不是從那裏起步,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不是嗎?
讀者朋友們你們又從中發現什麼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