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理財小專家4(1 / 3)

第三章 日常生活學理財

壓歲錢的傳說

每到除夕之夜,孩子們都可以從家裏長輩那裏得到壓歲錢。為什麼長輩在過春節的時候要給孩子壓歲錢呢?這裏麵其實有一個傳說。

傳說,很早以前有一種身黑手白的小妖,它的名字叫“祟”,每次到了年三十夜裏都會出來害人,它隻要用手在熟睡的孩子頭上摸幾下,孩子就會嚇得大哭,然後就會發燒,胡言亂語而從此得病,等幾天以後熱退病去,再聰明機靈的孩子也會變成一個癡呆瘋癲的傻子了。每年到了那天,人們怕祟來害孩子,就點亮燈火團坐一晚不睡,稱為“守祟”。

在嘉興府有一戶姓管的人家,夫妻倆因為是老年得子,因此將這個孩子視為掌上明珠。到了年三十夜晚,他們害怕祟會來害孩子,就逼著孩子和自己玩,不準睡覺。孩子用紅紙包了八枚銅錢,拆開繼續包上,包上又繼續拆開,一直玩到睡下,那包著的八枚銅錢也就順便放到枕頭邊。老夫妻倆根本不敢合眼,於是就挨著孩子長夜守祟。到了半夜的時候,一陣巨風將房門吹開,燈火被吹滅了,黑矮的小人想用它的白手去摸孩子的頭時,孩子的枕邊卻突然迸裂出一道亮光,祟害怕著、急忙縮回手尖叫著逃跑了。於是管氏夫婦將用紅紙包八枚銅錢把祟嚇跑的事情告訴了大家。於是大家也都學著在年夜飯後用紅紙包上八枚銅錢讓孩子放在枕邊,用了這招以後,祟果然就不敢繼續來害孩子了。原來,這八枚銅錢是八仙變的,其實就是在暗中幫助孩子將祟嚇跑,所以,人們把這錢又叫著“壓祟錢”,因為“祟”和“歲”諧音,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被稱為“壓歲錢”了。

壓歲錢的曆史

在我國曆史上,壓歲錢很早以前就已經出現。最早的壓歲錢也叫壓勝錢,也叫做大壓勝錢,這種錢並不可以在市麵上流通,隻是一種為了佩帶玩賞,而鑄成錢幣形狀的避邪品。

最早出現這種錢幣形式的佩帶物品是在漢代,有的正麵鑄有錢幣上的各種吉祥語和文字,如“去殃除凶”、“天下太平”、“千秋萬歲” 等;背麵鑄有各種圖案,如龜蛇、星鬥、龍鳳、鬥劍、雙魚等。

到了唐代,宮廷裏春日散錢很流行。當時春節是“立春日”,是宮內人員相互朝拜的日子,但是民間並沒有這一習俗。《資治通鑒》第二十六卷記載了楊貴妃生子,“玄宗親往視之,喜賜貴妃洗兒金銀錢”之事。這裏說的洗兒錢除了賀喜的意義以外,這也是長輩給新生兒的去魔避邪的護身符。

到了宋元時期,正月初一逐漸取代立春,稱之為春節。不少原本屬於立春日的風俗也逐漸移到了春節。春日散錢的風俗就演變成了給孩子壓歲錢的習俗。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是這樣記載壓歲錢的:“以彩繩穿錢,編作龍形,置於床腳,謂之壓歲錢。尊長之賜小兒者。亦謂壓歲錢。”

明清時期,壓歲錢一般是用紅繩串在一起賜給孩子。民國以後,逐漸演變成用紅紙包一百文銅元,也有“長命百歲”的寓意在裏麵,若是給已經成年的晚輩壓歲錢,紅紙裏一般會包一枚大洋,象征著“一本萬利”、“財源茂盛”。貨幣改為鈔票後,家長們喜歡選擇一些號碼相聯的新鈔票給孩子們壓歲,因為“聯”和“連”諧音,預示著後代“連連高升”、“連連發財”。

壓歲錢的風俗源遠流長,其實就是代表長輩對晚輩的一種美好祝福,它其實也就是長輩送給晚輩的護身符,保佑孩子可以在新的一年裏吉利、健康。

財商的教育培養很重要

美國教育基金會會長夏保羅先生,他曾經為世界各國培養出了1000多名CEO,他曾經說過:很多美國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教育時,在有個問題上達成了共識:在孩子EQ(情商)、FQ(財商)、IQ(智商)的教育培養中,都認為FQ(財商)的教育培養最重要,想要子女成材,就必須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讓他懂一定量的理財知識。

夏保羅先生說:一個人想要正常進入社會,最重要的就是綜合素質。綜合素質雖然包含了很多內容,但是首先就應該表現為自信心,因此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關鍵就在於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美國人有一個共識:在諸多成功中,賺錢最能夠培養人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所以青少年從小就應該學會理財,有一定的財商。

正是因為夏保羅先生對這種財商的教育培養,他的5個孩子都有著非常高的綜合能力。他們分別進入了美國最為著名的幾所大學,並全部拿到了MBA學位。步入社會後,他們的年收入高的達到400萬美元,一般的也都超過了200萬美元。

現實生活中,每個人的智商都不會有太大的差別,為什麼有的人貧窮,有的人富有呢?生活也經常會出現天壤之別。問題到底出在哪裏呢?人們最開始覺得“智商”決定一個人能否富有;後來又發現一個人隻有智商也並不一定就會富有,於是人們開始去研究“情商”;但是在這個經濟主導型社會,人們又發現即使情商高、智商高但仍然有人辛苦過一生,於是我們又將目光對準了人創造財富智慧能力的不同,那就是——財商。可以說,對於個人,財商、情商、智商都很重要,但是影響一個人的終身財富,最重要的還是財商。財富可以給我們一生幸福生活提供物質保障,而財富又來源於我們個人創造的財富能力,這個創造財富的能力就是財商,每個人都需要很好的財商,更需要用財商利用好情商、智商,這樣才可以創造更多的財富。

財商是指一個人創造財富行動和智慧的大小能力。因為這種能力大小不同,從而使每個人的財商高低不同。若是具體去量化,我們在同樣物質條件下,等同時間內,看誰創造出更多的財富。若是是兩個人誰創造的多,誰的財商就高,反之亦然。

財商由兩部分組成:行動+智慧。

財商能力是由兩部分組成,一個是創造財富的“行動”,一部分是創造財富的“智慧”。兩者缺一不可,僅僅有智慧,但是沒有去行動,依舊不可能擁有財富,這隻是說明你有一個比較聰明的想法而已;但若是沒有這種“智慧”,而去盲目的行動,你同樣無法創造財富,隻能說明你這個人很勤勞。

財商並不是錢,但財商卻可以創造錢,錢是果、財商是因;錢是果實,財商是種子。童話故事《小白兔和小灰兔》似乎更能說明這個問題。故事中描述了兩隻可愛的小兔接受了老山羊不同的禮物——白菜種子和白菜,兩個小兔子回家後卻有不同的表現——灰兔貪圖享受,白兔辛勤耕種。結果也不同——灰兔把菜吃完了,白兔種的菜卻豐收了。一筆錢可能會讓你馬上有錢,但是不可能你一生都會因為這比錢而富有,財商不可能讓你立刻有錢,但可以讓你富有一生。

有的人覺得財商就是理財、理財就是財商,其實這種理解很片麵。理財能力隻是財商能力體現出的一個方麵,財商是理財的指揮官、靈魂。財商的提高是為了更好的讓自己理財能力得到提高,讓你理財變得充滿智慧,同時也會在理財之外幫助你創造財富,比如創業、創意、專利、發明等,這些一樣可以給你帶來財富。

理財是先有物和錢再去打理的一個過程。通俗的說,也就是必須有隻雞,才可能會有雞蛋;而財商是不管是否有雞和蛋,都可以找來蛋和雞去孵化出更多的小雞,再讓雞生更多的蛋。

一般人談到理財,想到的不是賺錢,就是投資。實際上理財有著很廣的範圍,理財是理一生的財,也就是個人一生的風險管理與現金流量。包含以下含義:

1.理財是理一生的財,並不隻是為了解決燃眉之急的金錢問題。

2.理財是現金流量管理,每個人生下來就需要用錢(現金流出)、更需要賺錢來產生現金流入。所以不管目前有沒有錢,每個青少年都應該學會理財。

3.理財也涵蓋了風險管理。因為未來的有很多流量都具有不確定性,包括市場風險、財產風險與人身風險,都會影響到現金流出(費用遞增風險)或現金流入(收入中斷風險)。

從二者概念看,財商是一種可以創造財富的智慧能力,財商是我們人整體智慧的一個組成部分,也就是創造財富的一種思想方法;而理財則是怎樣打理一生錢財的過程和手段,理財應該是在財商指導下的進行有效的行動。因此,財商是是理財的參謀官,更是理財的智慧思想;而理財隻是充當財商一個方麵的執行官,理財是財商創造財富智慧能力的一個部分行為。

財商可以讓你在身無分文的情況下,去賺取更多的錢。就算沒有錢,我們青少年也能夠利用財商能力去賺錢。財商更多的時候體現是怎樣創造更多的錢,你也可以通過賺到很多錢的來證明自己的財商值很高。而理財則是必須先有錢才可以去打理,沒有錢如何去理財呢?理財初始願望就是通過打理錢物繼續賺錢,但實際上也許會賺不到錢。比如有的人在理財投資時,出現的虧損,這樣的案例很多,很多人在基金市、樓市、股市等等都會虧錢一樣。而財商的提高就可以讓自己理財能力得到提高,幫助理財減少虧損、增加獲利。財商的利用,就可以使自己理財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