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有勇有謀,絕頂機警(2)(1 / 3)

20世紀70年代初期,瑞士手表在世界手表市場占有率為70%,製造商生產的“歐米茄”、“浪琴”等名牌手表,在全球手表業中威望最高。但20世紀70年代末,電子表的誕生大大衝擊了瑞士手表市場,它便宜、式樣多,更重要的是,由於它的生產技術要求低、成本低,吸引了很多人從事電子表的生產,結果,世界手表市場供大於求。瑞士手表的市場占有率銳減到20%,手表從業人員減少近2/3。

在這種形勢下,如何奪回“鍾表王國”應有的地位和榮譽?瑞士手表製造商選擇了技術革新作為武器,向失去的陣地發起反攻。

1981年,兩名年輕的瑞士技術員試製成功一種電池驅動、塑料膠質的廉價手表,將“瑞士製”所標誌的質量聲譽和日本的自動化生產流水線結合起來。他們的過人之處在於擺脫了精細的手工製作的舊觀念。結果這種成本10美元的“瑞士造”,因其25美元的低價和多樣的款式,很快被搶購一空。

時光流逝,潮流變遷,現在瑞士表依然保持著以高檔為主的傳統,並仍以此特色獨享“鍾表王國”的桂冠,但從業人員永遠不會忘記那些依靠創新走出危機的艱難日子。

所有這一切都在注釋這樣一句話:對於任何一個企業來說,要麼革新,不斷地再創造;要麼停滯不前,走向破產。

狼族之所以能長時間存在,重要的原因在於不拘定法,適時應變,百萬年來種族延續不絕。

3.優勢集中任我行

河穀兩岸草叢中,一群羚羊正美美地吃草,一隻狼察覺到它們的存在,正在悄悄地向它們靠近。這時,羊群突然有所察覺,於是四散奔逃。

這隻狼知道,如果它貪得無厭,到處追趕,可能一無所獲。在追捕之前,它早就鎖定了目標,一旦開始追趕,即使有其他的羊在旁邊停下來觀望,狼也不會理睬,直衝目標而去。

終於在體力與耐力的較量中,狼的前爪搭上了一隻體力不支的羚羊的後臀,羚羊被摔倒了——狼成功捕獲了預設的目標。

每一個生命體的精力消耗,都有某種限度範圍,在有限的範圍裏,如果要發揮出最大的價值,那就要求兩個字——專注。

眾所周知,煤可以發電,但很多人不知道,其間的損耗是巨大的,百分之九十九的能量損失在機械和運輸上,最後隻有不足百分之一的能量發出了光。這驚人的損耗也就成了科學家致力補救的大問題。

有些人在細節末節上浪費了太多精力,有些人則因為性情急躁而在吹毛求疵、發怒抱怨上損耗了精力。更不值得的是,在這上麵耗費的精力要比用在工作事業上的多得多。比如,無故地與人發脾氣,就好像一個鬆動的水龍頭,點點滴滴地流逝了自己的生命。又如,有些老板動不動就對職員發火,雞蛋裏挑骨頭,大加指責,這種做法其實是很不明智的,不但影響自己的心情,浪費了自己的精力,又失去了部下的尊重和良好的溝通。

很多人在疑慮、困惑、煩躁上浪費了大量精力,他們在做事的時候總是猶豫不決,前怕狼後怕虎。當自己被逼到作出選擇的緊要關頭時,又因精力的耗費而自失勇氣了,他們好像一架不能正常運作的救火機,在機器上用盡所有力量,唯獨不把力量用在將水噴灑到火上。

成功學家奧裏森·馬登指出:成功者和失敗者之間的巨大差別不在於他們各自所做工作的數量,而在於有效工作的數量。許多不光彩失敗的人為獲取巨大成功,做了很多工作,但他們的勞動是徒勞無功的,因為他們用一隻手擴大產業,卻用另一隻手毀滅他們的產業,他們沒有抓住機會,也沒有創造機會,他們沒有能力把現實的失敗轉變為明顯的勝利。即使有足夠的能力和充裕的時間來編織成功,他們卻始終都在使空梭子來回穿行,因此永遠無法編織成真正的生活。

如果你讓他們中的一個人陳述他的生活目標,他將會說:“我不知道我最適合幹什麼,但是我在真正艱苦的工作中絕對是一個信徒,我下定決心用我的一生從早到晚都要挖掘。我知道我會遇到一些東西,金子、銀子,至少是鐵。”我用最強烈的語氣說“不”。聰明人會挖掘整個大陸去尋找銀子和金子嗎?一直在不斷尋找,一個人如果總是希望找到某些東西,他永遠也無法找到。如果我們沒有特意尋找一些東西,我們恰恰會找到它。我找到了我們用心去尋找的東西。蜜蜂不僅僅是停留在鮮花上的昆蟲,還是惟一把蜂蜜帶走的昆蟲。這與我們這些年的研究和年輕時的苦幹收集的豐富材料無關,如果我們對未來的工作沒有明確的想法而麵對生活,就不會有令人愉快的過渡環境來設定工作結構,並不能使其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