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適應環境,絕不畏縮(3)(3 / 3)

輕鬆的工作氛圍緩解了所有人的壓力,將原本緊張的氛圍用輕鬆和融洽化解掉了。

創造輕鬆的工作環境是一個團隊集體努力的結果,隻有每一個人都認同輕鬆的工作環境能夠給工作帶來好的影響,並且願意為創造這樣的一種環境而做出自己的努力,那麼輕鬆的工作環境才有可能實現。所以,創造好的工作環境,要從我們自己做起。

6.我就是主人

在眾多動物中,狼比較起來更能適應外界的環境。它們的適應力特別強,能夠在變化的環境中很快找到自己及種群生存的方法,狼的足跡幾乎遍布地球的各個角落,成為多種環境的主宰者。

在社會上生存必須要相信:自己是自己的主人,否則,你就是盲目的“從屬者”。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那些失敗者大多是不把自己當成主人的,而是輕信別人,盲從別人,他們總是在盲目的怪圈中苦苦掙紮,結果一事無成。你想成功嗎?那麼你就必須找回自我,善於獨立思考,做自己頭腦的主人,記住:善思總是優於蠻幹的。

輕信別人的觀點往往使人失去獨立性。成功者知道,凡事都要學會有主見,有自己獨立的人格,隻依賴別人永遠不會成功。那麼,怎樣才能減少盲目性呢?

把你的思想當作一塊土地,經過辛勤且有計劃的耕耘,就可把這塊土地開墾成高產的良田,或者也可以讓它荒蕪,任由它雜草叢生。所有的計劃、目標和成就都是思考的產物。你的思考能力,是你惟一可以控製的東西,你可以以智慧,或是以愚蠢的方式運用你的思想,但無論你如何運用它,它都會顯現出一定的力量。

如果不打開自己的心,獨立思考,減少盲目,就不能成為一個清醒的人。因此,我們要不依賴經典,不依賴人言,不依賴過去的經驗和成見,使自己成為覺悟者,一位能自我實現的人。

依賴使一個人失去精神生活的獨立自主性。依賴的人不能獨立思考,缺乏創業的勇氣,其肯定性較差,會陷入猶疑不決的困境。他一直需要別人的鼓勵和支持,借助別人的扶助和判斷。

不輕信別人觀點的第一步就是弄清楚你自己的感覺和看法。譬如,有人想左右你對某件事情的反應,請記住你也一樣有權利決定自己的反應。你可以說:“我並不覺得這個笑話有那麼好笑。”或者說:“也許你認為他們是好人,可是我無法忍受他們,我認為他們這樣做會傷害別人。”

隻有自信才有真正的人生目標,才會在艱難中仍充滿希望地堅持,在風雨飄搖中穩住陣腳,成功才會變成現實。

每一個人的“真正自我”是吸引人的,是有磁性的,它對別人具有強烈的震撼力與影響力,它使我們覺得自己與某種真正的、基本的東西相互牽連,而這種東西對我們也有積極的貢獻。

要展現真正的自我就不要過分在意“別人的想法”,當你過分關心“別人的想法”時,當你小心翼翼想取悅別人時,當你對於別人真正或假想的不歡迎過分敏感時,你就會有過度的否定意識、壓抑以及不良的表現。

無論何時,當你不斷有意地監視你的舉止、言辭、態度時,你一樣會顯得抑製並且神經過敏。

過分謹慎無法使你好好思考,它隻會閉塞、抑製你創造性的自我。

當你提出某種觀點時,絕對不要有意地“想”讓別人對你產生好印象;絕對不要為了有意構想的效果而行動或不行動,絕對不要“猜疑”別人對你有什麼印象或別人如何評論你。

失敗者常強壓著自己的情緒,因而形成思考問題的障礙。他們在心裏反複翻騰那些憤怒和不滿的事情,結果問題越來越嚴重。

失敗者常以自己的感覺揣測別人的想法,他們認為,可以單憑自己的判斷和估計去辦事情。他們試圖通過爭論使別人放棄原來的想法,迫使別人同意自己的意見。

而成功者有了什麼想法,即便沒有多少可能實現,也直率地講出來。

他們知道,直接提出自己的觀點,就在對方心裏掛上了一個號。也許對方開始沒有答應,如果情況有所變化,對方可能回想起來,認可他們的觀點。

成功者還注意避免以己度人。他們在與人討論的時候,向對方提出問題,設法了解對方的想法,然後傾聽對方講些什麼,並從中掌握新的信息。

他們在征詢別人意見時,從不打斷別人的話,也不妄加評斷。他們認真思考別人的想法,能夠容納分歧的意見。他們知道。自己看待事物的辦法,並非是獨一無二的。

生活在於思考,生命在於變化,有變化才會有活力,特別是在社會發展變化過程中,個人也需在變化中發掘自己,實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