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說:懦弱的人永遠用痛苦去挖掘,堅強的人始終用奮鬥去開墾。
讓我們再看一下林肯的部分簡曆:
22歲生意失敗;
23歲競選州議員失敗;
24歲生意再次失敗;
25歲當選州議員;
29歲競選州議長失敗;
34歲競選國會議員失敗;
37歲當選國會議員;
39歲國會議員連任失敗;
46歲競選參議員失敗;
47歲競選副總統失敗;
49歲競選參議員再次失敗;
51歲當選美國總統。
1832年,林肯失業了,這顯然使他很傷心,但他下決心要當政治家,當州議員,糟糕的是他競選失敗了。在一年裏遭受兩次打擊,這對他來說無疑是痛苦的。他著手自己開辦企業,可一年不到,這家企業又倒閉了。
在以後的17年間,他不得不為償還企業倒閉時所欠的債務而到處奔波,曆盡磨難。他再一次決定參加競選州議員,這次他成功了。他內心萌發了一絲希望,認為自己的生活有了轉機:“可能我可以成功了!”第二年,即1835年,他訂婚了,但離結婚還差幾個月的時候,未婚妻不幸去世。這對他精神上的打擊實在太大了,他心力憔悴,數月臥床不起。在1836年他還得過神經衰弱症。1838年他覺得身體狀況良好,於是決定競選州議會議長,可他失敗了。1843年,他又參加競選美國國會議員,但這次仍然沒有成功。
1846年,他又一次參加競選國會議員,最後終於當選了。兩年任期很快過去了,他決定要爭取連任。他認為自己作為國會議員表現是出色的,相信選民會繼續選舉他。但結果很遺憾,他落選了。因為這次競選他賠了一大筆錢,他申請當本州的土地官員。但州政府把他的申請退了回來,上麵指出:“做本州的土地官員要求有卓越的才能和超常的智力,你的申請未能滿足這些要求。”
接連又是兩次失敗。在這種情況下你會堅持繼續努力嗎?你會不會說“我失敗了”?
然而,他沒有服輸。1854年,他競選參議員,但失敗了;兩年後他競選美國副總統提名,結果被對手擊敗;又過了兩年,他再一次競選參議員,還是失敗了。
在林肯大半生的奮鬥和進取中,有9次失敗,隻有3次成功,而第3次成功就是當選為美國的第16屆總統。那屢次的失敗並沒有動搖他堅定的信念,而是起到了激勵和鞭策的作用。每個人都難免要遇到挫折和失敗,亞伯拉罕·林肯麵對失敗沒有退卻、沒有逃跑,他堅持著、奮鬥著。
他始終有充分的信心向命運挑戰,他壓根就沒想過要放棄努力,他不願放棄,所以他成功了。
在向成功之巔攀登的途中,你必須記住:梯子上的每一橫級放在那兒是讓你擱腳的,是讓你向更高處爬的,而不是用來讓你躲避的。
5.愛環境就是愛自己
學者研究發現,在某個地帶,狼的數量相對固定,一方麵維持了生態平衡,另一方麵保證了狼種群的質量。另外,狼在捕殺獵物的時候,也不會趕盡殺絕,這樣,食物鏈就不會中斷。環境,是任何個體都無法徹底脫離的氛圍。可以說,個體因整體環境而生存,個體的生活質量取決於整體環境的影響。相對輕鬆的環境氛圍為狼的生活提供了一種生命的和諧。
我們常常以為隻要我們所處的工作環境中充滿了積極向上的氛圍,每個人都毫不懈怠,立足於自己的工作,把自己份內的事情做好,極少存在爾虞我詐,整個團體能夠做到精誠合作,這樣的工作環境就已經足夠的好了,就已經是很難得的了。
一個積極向上的工作環境固然是相當重要的。但是如果這樣的一個工作環境中缺少了輕鬆的氛圍,也會讓人有透不過氣來的感覺的!
忙碌的工作常常讓我們透不過氣來,一下子忙東,一下子忙西,整個人活像是個機器。辦公室裏麵忙碌的氣氛也常常使大家處在缺氧狀態。
缺氧狀態的種種表象在辦公室裏麵處處可見:胸悶,心情煩躁,判斷力、行為力減弱等等。所以辦公室裏麵應該買來製造“負氧離子”的機器。
其實高科技的機器,恐怕都不足以緩解辦公室的緊張氛圍。
你的緊張情緒可以將最簡單的一件事情——呼吸搞得亂七八糟,你的呼吸失去了原來的有條不紊,於是就慢慢陷入了缺氧狀態。
所以說,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隻有用輕鬆取代緊張。因為在輕鬆的狀態下,你可以保持平緩的呼吸,你的大腦供氧一直處在理想狀態下。你的考試不會因為你的緊張而使你的實力超常發揮,反而輕鬆起來會產生意想不到的靈感;麵試你的上司不會因為你的緊張而認為你就是一個兢兢業業的人,輕鬆的表情反而可以增強他對你的信任感;新的女朋友不會因為你的緊張而認定你就是她一直在找的人,你的輕鬆和幽默反而可以贏得女孩子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