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遼闊的太平洋東南部,有一個麵積僅117平方千米的小島,由於它是在1772年的複活節被發現的,因此被稱為複活節島。這樣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小島許多年來卻引起了無數地理學家、考古學家的興趣,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複活節島上有1000多尊巨大的石像以及大石城遺跡,其中不乏令人驚歎的藝術珍品。比如島上那巨大的石牆,可用以觀察一年中的日出方位。而那大大小小、形狀奇特的石像更是別具藝術魅力。這些石像以玄武岩、凝灰岩、火山渣為石料,有的被平放在山野荒坡,有的被散置在海邊沙灘上,有的則被豎立在人工平台上麵對大海昂首遠視。其中很多是長耳朵、無腿的半身雕像,造型極為生動。其中有30來個石像的頭上還戴著石帽,石帽與石像身體不是整體的,是另外雕刻好了戴上去的,並且在一些石帽上塗了紅色,有些石像還用貝殼鑲嵌成眼睛,看上去栩栩如生。
除了石牆、石像外,複活節島上最受科學家關注的還有被稱為“天書”的石板,這種石板上麵鐫滿了人、獸、魚、鳥組成的方塊象形文字。刻字的方法十分奇特,一行從右至左,一行從左至右,前後兩行首尾相接,構成“S”形。科學家們對這種文字進行了解讀,但無論采用什麼辦法,都無法讀懂“天書”的內容。這種石板目前隻剩下25塊,是非常珍貴的人文遺產。
對於複活節島上這些引人注目的景象,人們都覺得迷惑不解,無法想象島民如何憑借最簡單、最原始的工具將石像搬運並立起來,也看不懂那些“天書”上的文字,為此,一些人宣稱複活節島上的石像是天外來客——外星人的傑作,他們繪聲繪色地描述遠古時代,外星人乘坐飛船來到地球,因為飛船失事被困在這座小島上,為了給同伴發出求救信號,他們就用自己攜帶的超現代的工具製作並豎起了這些石像。當救援飛船趕來時,他們便匆忙離開了小島。這種說法顯然是靠不住的,因為島上的采石場現在還可以找到許多用玄武岩製作的石斧,如果存在科技先進的外星人的話,它們又怎麼會用這些原始的石器工具來完成這批雕像作品呢?這無疑又成了複活節島的一個新謎題。
複活節島上的石像究竟是什麼人雕刻的呢?它又象征著什麼呢?科學家們已經為我們揭開了謎底。原來,考古學家根據複活節島上居民的語言特征,認為複活節島人最初是從古波利尼西亞的某個群島上遷移過來的。這些古波利尼西亞人到達複活節島後,也將雕琢石像的風俗帶到複活節島上,並由於多種原因使得雕琢石像之風愈演愈烈。而石雕像的代表意義也不是像人們想象的那樣代表了天神的威力,而是島民為了紀念已故的大酋長或宗教領袖而修建的。在古波利尼西亞人心目中,這些人具有無比強大的神力,可以保佑他們的子孫,因此便大量修建這些具有紀念意義的奇特石像。
至於石像的運輸方法,科學家們根據雕琢現場留下的遺跡分析還原了曆史事實:為了方便運輸,古波利尼西亞人在雕刻好石像後,會在附近開鑿出一條平滑的道路,然後在道路上鋪滿茅草和蘆葦,再用撬棒、繩索等把平臥的石像挪到茅草上,然後用繩子拉著茅草到達目的地,最後便可將石像用繩索和撬棒豎立在事先挖好的坑裏。用這種方法,古波利尼西亞人可能隻用5天時間就能搬運並樹立起一尊重約10噸的石像。
近年來又有科學家發現了古波利尼西亞人運輸製造“帽子”的石料的道路,揭開了石像頭頂那些漂亮的“紅帽子”的來曆。這條道路連接著一個火山采石場和雕像所在地,古波利尼西亞人在道路一側設有一條高於地麵的行車道,用手推或是墊上滾木的方式把紅色的火山岩石料滾往目的地。不過,古波利尼西亞人是如何將這種重達數噸的石料送上石像頂部,“戴在”石像頭上的,目前仍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