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日月潭的傳說(1 / 1)

在我國美麗的寶島台灣,有一處風光秀美的景點,叫做日月潭。它是一座被青山環抱的天然湖泊,湖中有一個小島,遠看好像浮在水麵上的一顆珠子,所以這個小島被叫做“珠子嶼”。以這個島為界,湖的北半部分圓圓的像太陽,湖的南半部分彎彎的像月牙,這也是日月潭名字的來源。

關於日月潭的由來,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台灣島上住著一些勤勞善良的人民,他們終日勤勤懇懇地在田地裏勞作,自給自足,日子過得非常充實。可是有一天,這種平靜的生活被打破了。

原來,在附近的一個大水潭裏,住著一公一母兩條巨龍,它們對人們的美好生活十分嫉妒,整天想著怎樣給人們帶來一些災難,讓人們再也無法開心地笑起來。一天,公龍對母龍說:“我們去把天上的太陽弄下來,那些人沒有了陽光,看他們還怎麼種莊稼。”母龍大為讚同,補充道:“最好連月亮也一起抓走,讓他們永遠生活在黑暗中。”於是公龍飛上了天空,一口就把太陽吞進了肚裏。

在田地裏勞作的人們都驚叫起來:“太陽不見了,太陽不見了!”他們在黑暗中跌跌撞撞地摸回自己的家,等著月亮升起。可月亮剛剛把一絲銀輝灑向大地,那條歹毒的母龍又一躍而起,將月亮吞下。

從這天起,人們再也分不清楚白天和黑夜,不知道什麼時候該去種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該去睡覺。失去了陽光的照耀,田地裏的莊稼慢慢地枯萎了,眼看著一年的收成就要泡湯了,人們絕望地哀歎著,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這時,有一對年輕夫婦勇敢地走出來,他們就是大尖哥和水社姐。大尖哥用十分鎮定的語氣對人們說:“大家不要著急,我倆準備去尋找太陽和月亮,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困難,我們一定會把太陽和月亮帶回來的!”

在人們期待的目光中,夫妻倆踏上了找尋光明的道路。不久,他們來到了那個大水潭邊。這時,那兩條惡龍正在午睡,太陽和月亮就在他們身邊“滴溜溜”地打轉。

夫妻倆這才明白原來人們遭受如此慘重的苦難都是這兩條惡龍在作祟,他們氣得渾身顫抖,恨不得立刻跳到潭水裏殺死惡龍,奪回太陽、月亮。但他們知道人類的力量比起惡龍來實在是微不足道的,他們不能做無謂的冒險。於是他們在水潭邊隱蔽好,耐心地等待機會。

過了一會兒,兩條惡龍醒來了,他們在潭水裏遊來遊去,把太陽和月亮吞吞吐吐,玩得非常高興。公龍得意地說:“沒有了月亮和太陽,種不了莊稼,那些人估計早就餓死了。”母龍卻表現出一絲憂慮:“你說,他們會不會來找我們算賬?”公龍輕蔑地哼了一聲:“有什麼好怕的,拿不到阿裏山下的金斧頭和金剪刀,他們連我們的皮也傷不了一點兒。”

聽到這裏,大尖哥和水社姐大喜過望,他們悄悄離開水潭,一路跋山涉水,終於來到阿裏山下,挖出了金斧頭和金剪刀。他們將這兩樣寶物丟進那個水潭裏,金剪刀剪破了母龍的肚子,金斧頭則劈開了公龍的頭,兩條惡龍立刻死去了。

可是還沒等到大尖哥和水社姐高興多久,他們就發現一個新的問題:太陽和月亮仍然漂浮在潭水裏,無法回到天上。夫妻倆想了又想,最後,一起吞下了巨龍的眼珠。之後,他們的身體迅速地長高,一瞬間就長成了山峰一樣的巨人。他們又把太陽和月亮托在手中,放在天空中。但月亮和太陽在空中搖晃了一陣,又雙雙落了下來,將水潭砸出了太陽和月亮的形狀,日月潭也就由此誕生了。

大尖哥和水社姐無可奈何,隻得拔下潭邊的棕櫚樹,用樹幹頂著太陽和月亮,再一次把它們安置在天上。至此,光明重回大地,人們的生活恢複了正常。可是大尖哥和水社姐卻再也沒有回來,他們化成了大尖山和水社山,永遠矗立在日月潭邊。

日月潭奇特的地形特點其實是長年地殼變動影響的結果。日月潭和附近的魚池、埔裏等地本來都是湖泊,但是經過複雜的地殼變動,這些湖泊變成了許多盆地,又積蓄雨水重新變成山間湖泊。其中魚池等湖沼因自然原因又經人們的填充或決堤作用逐漸幹涸,便又成了肥沃的盆地平原,隻有日月潭因為位置較高,受盆地之切割作用和河川侵蝕最少,人們開發的程度也小,因此仍能蓄存相當的水量而不致幹涸,同時又無外來的沙礫填充,並且還有大量雨水流入,流出的水量又極少,因而保存了日月潭現在湖水豐沛、湖麵遼闊的麵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