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奇特的倒淌河(1 / 1)

我國的地勢一般為西高東低,成千上萬條江、河自西向東流入大海。可是,在青海省日月山西麓的察汗草原,卻有一條自東向西注入青海湖的倒淌河。這條河全長約40千米,河流蜿蜒曲折,河水清澈見底,猶如一條透亮的玉帶飄落在碧綠的草原上。

關於倒淌河,一直流傳著許多動人的傳說。其中有一種傳說說倒淌河是唐朝的文成公主用一串串思鄉的淚珠化成的。當時,藏族曆史上偉大的英雄鬆讚幹布統一了藏區,成為藏族的君主。他建立了吐蕃王朝,並派遣使節遠赴長安,向唐太宗李世民表達了自己的無限敬意,同時向唐朝提出和親的請求。李世民考慮到和親對於溝通藏漢兩族的關係很有幫助,便決定將16歲的文成公主許配給鬆讚幹布。而文成公主對鬆讚幹布的威名也有所耳聞,對遠嫁吐蕃欣然應允。可就在這時,天竺、大食等國也派出了使者前來求婚,都希望能夠將美麗、賢惠的文成公主娶回自己的國家。李世民對此十分為難,無奈之餘,他讓一位頗有才學的文臣設下六道難關,讓幾位婚使比賽智慧,最後,吐蕃使者通過一番努力戰勝了其他競爭者。

第二年,文成公主便帶著豐厚的陪嫁寶物進入西藏。一路上,文成公主的心情十分複雜,悲喜交加,喜的是能夠嫁給一位頂天立地的大英雄,悲的是從此再也不能回到長安。那份思念親人、家鄉的真情時刻在她心中縈繞,讓她不由自主地流下眼淚。漸漸的,她的淚水彙成了一條河,向著她遠行的方向,一路自東向西流淌。從此,人們就把這條河稱作“倒淌河”。

而在漢族同胞中,更廣為流傳的則是另一個神話:統治天下水域的龍王有4個兒女,他擔心自己年老後兒女會為了爭奪統治權而紛爭不休,便派4個兒女分別開鑿出南北東西四海作為各自的領地。較大的幾個子女很快開鑿出了東海、南海和北海,可輪到最小的女兒造西海,也就是今天的青海湖時,卻出現了一個難題。小女兒需要找到108條河的河水,才能填滿西海。當她找到了107條河後,最後一條河怎麼也找不到了。聰明的小女兒想了想,最後從日月山倒著牽來了一條河,這條河便是倒淌河。

這些神話傳說為倒淌河增添了幾分神秘感,但它真正的成因卻與傳說無關。地質學家已經為我們揭示了倒淌河的成因。倒淌河所在的青藏高原,在億萬年前還是一片汪洋大海,後來,劇烈的造山運動讓這片海洋逐漸隆起,並最終成為“世界屋脊”。在這個過程中,有部分海水被四周的高山環繞起來,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湖泊,青海湖就是其中之一。周圍有100多條河流注入青海湖中,又從東麵注入黃河。此後青海湖東麵的日月山也開始隆起,越來越高,攔住了青海湖的出口,讓從青海湖向東流出的河流改道向西流入青海湖,倒淌河就是這樣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