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喊出來的泉水(1 / 1)

在我國廣西桂林興安縣白石鄉,有一處特殊的泉水,被人們稱為“喊泉”。當口渴的人們來到喊泉邊,大喊一聲,清澈的泉水就會汩汩湧出,那清涼甘甜的泉水喝上一口真是沁人心脾。更奇怪的是,喊泉湧出的水量還會隨聲音的高低而有所變化,喊叫的聲音大、時間長,湧出的泉水就多。

關於喊泉,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個美好的傳說。很久以前,這一帶爆發了嚴重的旱災,整整一年滴水未降,河流、水井全部幹涸。幹渴折磨著人們,鄉親們不得不背上竹筒,到很遠的地方帶回一點飲水。這其中有一個叫大成的青年,為了讓自己年邁多病的母親喝上一口水,他每天都早出晚歸到處跋涉。隻要找到一點水,大成就趕緊把它帶回來獻給母親,哪怕自己渴得喉嚨起火,也不肯先喝上一口。

這天傍晚,大成從幾十裏外的地方背回了一竹筒水。眼看著太陽就要落山了,他心急如焚,大步流星地向家裏趕去。可當他翻越一個小山坡時,不小心被岩石絆了一下,摔倒在地,而他背在背上的竹筒也跌落到地上,裏麵的水灑了一地。

大成傷心極了,他無力地靠在岩石上,悲哀地喊叫起來:“老天爺啊!你為什麼要這樣折磨我們母子!”話音剛落,大成就聽見身邊發出了“汩汩”的流水聲。尋聲望去,大成簡直驚呆了,隻見身旁這塊岩石的縫隙裏,竟然流出了一小股清澈的泉水。大成趕忙拿起竹筒,接了滿滿的一筒,又跪下來對著泉水拜了幾拜。說來奇怪,泉水仿佛有靈性似的,知道大成接滿了水,就不再湧出。

回到家後,大成便把山上有“神泉”的事情告訴了鄉親們。鄉親們來到山坡上,喊上一聲“老天爺,賞口水吧”,泉水就從石頭的裂縫處汩汩地流了出來,開始隻像屋簷滴水般大小,後來就越流越大,裝滿了盆,裝滿了桶。等鄉親們接完水,泉水又自動斷流了。有了這神奇的喊泉,鄉親們再也不用費力去找水了。

喊泉的名聲越來越大。沒過多久,當地的一個惡霸財主也聽說了這件事,他立刻派了幾個家丁上山,把守在喊泉四周,不讓鄉親們接水。財主自己手拿一根金拐杖,得意地敲敲那塊岩石,大聲說:“老爺我來接水了,趕緊給我放水!”誰知連喊幾聲,泉水卻不見蹤影。財主非常生氣,又叫自己的手下一個個叫喊一番,但喊泉就是滴水不冒。

財主又羞又惱,命打手把大成抓了來,威逼他向喊泉求水,否則就要把他和母親趕出家園。大成無可奈何,隻好違心地跪在岩石前,喊道:“老天呀,財主大人想要一碗水,請給他一碗水吧!”話剛說完,泉水馬上就流了出來。財主眉開眼笑,用隨身攜帶的小金碗接滿一碗,喝了一大口。沒想到那泉水變得又苦又澀,無法下咽。財主氣得暴跳如雷,但卻拿這通靈性的泉水毫無辦法,最後隻得帶著手下灰溜溜地離開了。

現實中的喊泉並沒有故事中描繪的這樣能辨善惡、通靈性,它其實也是一種自然現象。而且喊泉也不是絕無僅有的,單單在廣西,就有好幾處這樣的喊泉。這類喊泉一般分布在岩溶區,進水口和出水口都很小。當出水口後麵的儲水池注滿水後,受到外麵空氣的壓迫,泉水就不易流出。當人們在出水口附近叫喊或是發出別的聲音後,聲波振動衝擊了出水口,改變了泉水固有的平衡,泉水就會流溢出來。待振動聲響停止一定時間之後,出水口又會恢複原狀,泉水也就停止了湧出。如果儲水池的水主要來源於地表水,由於雨季和旱季水量懸殊,那麼就會形成季節性的間歇喊泉。假如儲水池的水主要來源於地下水,那麼喊泉現象就會終年存在。

另外,在有些地方,喊泉可能還與水生生物的活動有關。當人們在喊泉附近發出叫聲時,泉洞中的水生動物受到驚動,激起水波,使儲水池的水麵受到壓力,引發虹吸現象,也會形成湧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