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不僅是一種工作而已。事實上,我相信合作是一切團體繁盛的根本,而要達成合作,唯有參與。

——大衛·史蒂爾故事一

加拿大雁有一種合作的本能,它們飛行時都呈V型。這些雁飛行時定期變換領導者,因為為首的雁在前麵開路,能幫助後麵的兩支隊伍形成局部的真空。科學家發現,雁以這種形式飛行,要比單獨飛行多出12%的距離。

故事二

過去,阿倫和阿皮的經濟狀況都不好。阿倫是一位超級房地產商人,很有藝術眼光。雖然他可以在商洽購買建築用地時討價還價,但他在建造傳統住宅方麵沒有任何代表作品。阿皮是一流的建築商,可是他無法拓展自己的事業規模。他總是無法選準適合的建築用地,也沒有勇氣去做個強硬的談判人。他們兩個人合作了,從一開始,這對合作夥伴就像天作之合。合夥第一年,對於他們個人來說都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一年。他們當然必須分享利潤,可是他們的技術結合之後卻增加了四倍的生產力。關鍵在於,合夥關係使他們完成了無法單獨進行的事。如今,阿皮整天忙於營造傳統住宅,這正是他最在行的事。阿倫則是談判高手,忙著購買未來的建築用地、設計、轉包以及洽談材料價格。雖然聽起來不可置信,他們的結盟卻能完成美麗的傳統住宅,而且從頭到尾隻需花幾個月的時間。這就是一組最佳拍檔。如果能把容易的事情變得簡單,把簡單的事情變得很容易,我們做事的效率就會倍增。合作,就是簡單化、專業化、標準化最重要的一個關鍵,也就是集合眾人的力量,完成更大的事業,服務於我們的顧客。

合作可以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倍增效果。在諾貝爾獎設立的前25年,合作獎占41%,而現在則躍居80%。

錯誤的夥伴——工作上的或個人的——可能比沒有夥伴更糟。最佳拍檔的價值等同於黃金的重量。不過,有時候,恐懼會阻止我們去尋找最佳拍檔,許多人擔心他們必須跟別人分享利益、決策權以及隨著計劃或生意而來的特權。最好的辦法就是克服這個恐懼。

決定一個拍檔是否適合我們,有幾個重要的考慮因素。如果合夥中的成員基本上都做同樣的事,那麼,不可避免地,成員的投入程度不會均等。久而久之前進速度較快的人會開始抱怨自己總是拉著另一個人前進。同樣地,被拉著走的那一方也會不滿於另一個人的催促。這通常不是最佳拍檔。

比較理想的方式是每個夥伴都可以提供不同的專業技術和貢獻。一個擅長細節的計劃,另一個擅長促銷和公開演講。或者一個擅長企業管理,另一個擅長市場行銷。一對好的拍檔就好比一樁天作之合的姻緣——必須小心挑選。如果我們能結合正確的技術、工作倫理和視野,就可以組合出最佳拍檔。

我們或許是地球上最有才華的人,可是在找到一個出色的合夥人之前,我們可能無法展露這份才華。不要浪費精力去做每件事情,我們的新夥伴們可以負責他們最拿手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