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甘肅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報告48(2 / 3)

(五)教育質量顯著提高,社會事業不斷進步。加快“兩基”攻堅步伐,東鄉縣、積石山縣順利通過省上驗收。全州普通高考上線考生達4882人、比2009年增加434人。加快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州中醫院整體搬遷項目開工建設,永靖縣醫院、臨夏縣醫院等5所縣級醫院整體搬遷、67所鄉鎮衛生院、20所村衛生室和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項目進展順利,醫藥衛生體製改革全麵啟動,部分基層醫療服務機構已實行了藥品零差率銷售,全州新農合參合農民達到157.5萬人、參合率達到97.26%。加大文化設施建設力度,州彩陶博物館開工建設,建成16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和424個農家書屋。認真落實計劃生育工作責任製,9所鄉鎮計生服務所項目順利實施,全國計生綜合改革示範州創建工作全麵展開,新發展“少生快富”項目戶4708戶,全州人口自然增長率6.94‰。

(六)民生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全州低保補助標準有了提高,城鄉覆蓋麵達到25%。製定出台《臨夏州城鄉醫療救助製度實施意見》,救助城鄉困難群眾20.61萬人(次)。重視解決就業問題,城鎮新增就業17430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3276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製在了3.94%。繼續組織實施轉移就業工程,共向江蘇、浙江等沿海地區輸送大中專畢業生2443名。考試選拔

1698名普通高校畢業生到農村中小學、鄉鎮衛生院、基層獸醫站就業。積極籌措落實配套資金,建成廉租住房3344套、16.72萬平方米,改造棚戶區2230戶、18.96萬平方米。持續加大投入,新改造農村危舊房25995戶,新改建農村公路940公裏,新建沼氣1.15萬戶,廣河縣中南部、積石山縣北部、永靖縣西山、臨夏縣西北片等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部分建成通水,解決了30萬人的飲水困難問題。加大市場秩序整頓和價格檢查力度,嚴厲打擊價格違法行為,糧食、食用油、煤炭等主要消費品價格基本保持了穩定。省上為民辦實事涉及我州的21項任務全麵完成,州上確定的8件實事得到全麵落實,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

二、2011年臨夏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和主要任務

2011年是“十二五”規劃實施的開局之年,做好2011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工作,對於實現臨夏州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臨夏州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推動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為目標,全麵落實臨夏州發展戰略、發展思路和發展布局,著力破解招商引資和園區建設、資金籌措、民生保障、體製機製、教育衛生、社會穩定等方麵的難題,努力實現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

主要預期目標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0%;財政收入增長1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4%;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3%;外貿出口增長20%;城鎮登記失業率控製在4.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控製在4

%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製在7.3‰以內;主要汙染物排放量控製在省下達指標以內。

(一)加大項目工作力度,確保投資較快增長。進一步加大彙報銜接爭取力度,加強組織協調,規範項目管理,確保投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增強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帶動作用。一是爭取國家和省上扶持政策盡快得到落實。二是加強組織協調,確保重點項目順利建設。三是強化項目管理,全麵落實州委、州政府《關於進一步規範項目管理的若幹規定》,加大監督檢查力度,重點治理虛假招標、圍標串標、違規變更規劃、變更建設內容等問題,保證項目建設的質量和效益。

(二)繼續加強“三農”工作,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千方百計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加快脫貧致富步伐。一是加快特色高效農業發展。大力推廣旱作農業新技術,完成全膜雙壟溝播為主的旱作農業技術示範推廣麵積100萬畝以上。二是提升草食畜牧產業規模效益。三是進一步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四是加快扶貧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