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我們應怎樣做到辦事公道?
辦事公道要求我們做到客觀公正,照章辦事。客觀公正,即遇事從客觀事實出發,並能做出客觀、公正的判斷和處理。照章辦事,就是按照規章製度來對待所有的當事人,不徇情枉法、不徇私枉法。辦事公道的核心就是要克服私心,正直無私。
首先,要熱愛真理,追求正義。要辦事公道就要以科學真理為標準,要有正確的是非觀,公道就是要合乎公認的道理,合乎正義。
其次,要堅持原則,不徇私情。隻停留在知道是非善惡的標準是不夠的,還必須在處理事情時堅持標準,堅持原則。為了個人私情不堅持原則,是做不到辦事公道的。
最後,要有一定的識別能力。真正做到辦事公道,一方麵與品德相關,另一方麵也與認識能力有關。所以要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認識能力,能明確是非標準,分辨善惡美醜,並有敏銳的洞察力。
知識延伸
基辛格被拒
有一位名叫羅斯恰爾斯的猶太人,在耶路撒冷經營一家名為“芬克斯”的酒吧。
有一天,他接到一個電話,那人用十分委婉的口氣和他商量說:“我有十個隨從,他們將和我一起前往你的酒吧。為了方便,你能謝絕其他顧客嗎?”
羅斯恰爾斯毫不猶豫地說:“我歡迎你們來,但要謝絕其他顧客,這不可能。”
打電話的不是別人,是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博士。
基辛格最後坦言相告:“我是出訪中東的美國國務卿,我希望你能考慮一下我的要求。”羅斯恰爾斯禮貌地對他說:“先生,您願意光臨本店我深感榮幸,但是,因您的緣故而將其他人拒之門外,我無論如何也辦不到。”
這個故事,可能你會不相信,但事實確實如此。這家小酒吧連續多年被美國《新聞周刊》列入世界最佳酒吧前十五名。一個隻有30平方米的小酒吧,竟能享受如此之高的美譽,的確令人驚訝。
19 我們應當如何增強自身的公德意識?
公德意識,就是要有在公共場所裏履行和遵守基本道德規範的思想、觀念和自覺性。公德意識的有無或強弱,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具體體現,它代表一個人的修養水平和文明程度。對一個民族或國家來說,公民的公德意識如何,直接與該民族或國家的經濟、政治、文化發達程度息息相關,因此,公德意識是民族和國家的形象。
提高個人素質,增強公德意識,就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當前,社會上有一種矛盾現象,有些人一麵抱怨環境衛生差,但他自己往往又隨地吐痰、亂扔果皮紙屑;一麵感歎人情淡漠,但當別人需要幫助時,又往往缺乏應有的熱情;一麵指責服務態度差,但當他為別人服務時又態度粗暴。隻有我們增強了公德意識,並落實到具體行動中去,才能變成強大的社會力量,在全社會形成更加良好、純潔的公德風尚。
增強公德意識,還要靠動員社會各方麵的力量。公德建設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需要從孩子抓起,常抓不懈。家庭和學校在教育過程中擔負著極為重要的責任,尤其要糾正重智輕德的傾向。
增強公德意識,需要充分發揮輿論在社會公德建設中的導向作用。倡導公德意識,推崇先進模範;譴責不講公德的行為,鞭撻醜惡現象,有助於培養人們樹立良好公德意識,培養自尊自愛之心。這是新聞、文化、出版單位責無旁貸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