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家庭美德篇2(3 / 3)

按理說張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管一管平民百姓,那是小事一樁,然而張英的回複竟是:“一紙書來隻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裏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於是張英家人將牆主動退後三尺,吳氏受到感動也後撤三尺,就成了今天的六尺巷,又被稱作“仁義胡同”。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得到別人的尊重、善待,甚至幫助,那麼就從自己做起,做一個受人歡迎的人。對你的鄰居尊重,善待你的鄰居,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快樂和好運才能與你相伴。

20 “百萬買宅千萬買鄰”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百萬買宅千萬買鄰”是《南史·呂僧珍傳》中記載的一段佳話,南朝梁武帝時,宋季雅做官退休回到京城,在呂僧珍的住宅旁邊買了一處房子。呂僧珍問他花了多少錢,他說花了1100萬。呂僧珍說他買得太貴,宋季雅回答:“我是100萬買宅,1000萬買鄰。”

宋季雅為什麼非要與呂僧珍為鄰呢?原因就是呂僧珍官品很正,人品很好,所以,在宋季雅看來,花1000萬買鄰也是值得的。後來人們就用這句話來比喻好鄰居千金難買。

然而,今天我們與鄰居的距離似乎越來越遠了,以往端上飯碗串門、吃百家飯等情景已不多見了,串門、拜年悄然減少,吃完晚飯,各自在家裏或看電視或睡覺,很少有人出門,過去,鄰居“不分彼此、親如一家”,而今,“到家關上門,萬事不求人”。

其實,構建和睦友好的鄰裏關係並不難,“見麵問個好,有空串個門,遇事幫個忙”,“敲一扇門,聊一會天,幫一個人,解一分憂”,相知、相助的鄰裏關係會使我們的生活更溫暖。

21 鄰裏之間應如何溝通?

搞好鄰裏團結首要的是互相尊重。要尊重鄰居的人格、習慣、生活方式、愛好、興趣和職業,不要隨意妄加評論和指責,更不能以財欺人、以勢壓人。即使鄰居的生活習慣直接幹擾了自己的正常生活,也要在充分尊重他人的基礎上設法去尋找妥善解決的途徑。鄰裏之間還要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要做到鄰裏團結、和睦相處,就要助人為樂、心裏有他人,不亂擠占公用場地和設施,在使用公用地方和設施時,一定要盡量地多為他人著想,多為他人提供方便,做到處理事情合情合理。

鄰裏之間,低頭不見抬頭見,難免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糾紛和矛盾。問題發生後,鄰裏之間應該互讓、互諒,無理者要認錯,主動向對方賠禮道歉;有理者要讓人,諒解對方,寬以待人。

俗話說:“恭可平人怒,讓可息人爭。”

隻有這樣,才能求得問題的妥善解決,並增進鄰裏之間的感情。

22 鄰裏間發生矛盾後如何解決糾紛?

◎雙方冷靜協商,化幹戈為玉帛。

◎經雙方協商仍無法解決,可以找村委會主持調解。

◎如果鄰裏之間因矛盾而造成雙方或單方的財產損失,可以訴諸法律途徑,提起民事訴訟,根據實際損失要求賠償。

◎造成人員受傷的,派出所有義務協商解決,並給予治安處罰;也可以到法院起訴,根據實際損失要求民事賠償。

◎在矛盾中出現嚴重傷害行為、觸犯刑法的,到當地公安部門要求立案,追究刑事責任。

哪些行為侵犯了相鄰權?

第一,妨礙他人正當的截水、排水權利,或一方的排灌行為造成對他方的損害。如一方擅自堵截或者獨占自然流水,影響他方正常生產、生活;相鄰一方可以采取其他合理的措施排水而未采取,向他方土地、田畝、魚塘等排水以致毀損或者可能毀損他方財產等。

第二,妨礙他人合理行使通行權。如不動產所有權人或使用權人堵塞一方所有的或使用的建築物範圍內曆史形成的必經通道,致使他人無法正常通行。

第三,侵害他人的通風權、采光權。違章搭建遮擋鄰居采光或建玻璃幕牆建築物給他人造成光汙染的行為,均屬侵犯他人相鄰權。

第四,侵害他人正常的生活起居及休息權。這類侵權行為又可分為噪音侵權、花木侵權、熱氣侵權或滴水侵權等不同類型。如家居裝修時的噪音、飼養寵物過程中的雞鳴狗叫、深夜唱歌或喧嘩,都會引發噪音侵權糾紛;而相鄰一方在自己使用的土地上挖水溝、水池、地窖等或者種植的竹木根枝伸延,危及另一方建築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時,則會出現種植的花木侵犯他人相鄰權的問題。此外,空調安裝位置不當,導致熱氣噴入鄰居家中或是空調外機的滴水淌入他人屋內,也都會因影響他人正常的生活起居和休息權利而產生相鄰權糾紛。

23 我們在生活中應如何構建和諧的鄰裏關係?

加強鄰裏團結,建立良好的鄰裏關係,我們要做到“四互”,即互尊、互助、互讓、互諒。

互尊就是要尊重鄰居的人格,尊重鄰居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切忌搬弄是非,要尊重鄰居的合法權益,如看電視、聽音樂、唱卡拉OK等聲音要適當,澆花、養鳥等不要給鄰居帶來麻煩。

互助是指要破除“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舊觀念,視鄰裏的事情如自己的事情,視鄰裏的困難為自己的困難,從小事做起,積極主動地為鄰居做好事。

互讓是指鄰裏之間長時間相處,難免會有磕磕碰碰的時候。一旦因生活瑣事發生了矛盾,雙方都不必斤斤計較,鄰裏相爭往往是進一步“狹路相逢”,退一步“海闊天空”。隻要我們以“讓”字去調劑鄰裏關係,就一定能使鄰裏和睦相處。

互諒是要了解鄰居的生活習慣,理解鄰居的職業,諒解鄰居的苦衷。對鄰居要少一點抱怨,多一點寬容;少一點指責,多一點讚揚;少一點品頭論足,多一點相互學習;少一點斤斤計較,多一點熱忱關懷。

知識延伸

家庭美德“十要”歌

夫妻恩愛要平等,親友鄰裏要互幫。

孝敬父母要貼心,持家立業要勤儉。

婆媳相處要寬容,有事共商要民主。

教育子女要重德,生活文明要守法。

兄弟姐妹要謙讓,社區建設要盡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