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蘆薈流淚(1 / 1)

我有一個朋友在一所民辦大學裏教新聞,她是一位很出色的老師,教的學生有不少應聘到報社電視台,成了那兒的骨幹記者。和別人不一樣的是,她有一個樸實的理念:新聞記者就像一支粉筆,隨時都有被折斷,甚至粉碎的危險,但是隻要一息尚存,就要在黑板上留下正義之言,傳遞真理之聲。這是她給新生上第一堂就要反複強調的,學生們聞所此言,往往熱血沸騰,躍躍欲試。

由於經常在粉筆灰中穿梭,她的皮膚變得有些粗糙,冬天來臨的時候,雙手處處皸裂,裂痕處凝著細小的血痂。學生們非常愛她,就派代表到花鳥市場買來一盆嫩綠的蘆薈送給她。她每天塗抹蘆薈汁,雙手不再開裂,粗糙的皮膚慢慢地細嫩起來。

在她的心裏,蘆薈不僅是一種植物,還代表著學生對她的一片純淨的愛。

後來,她跳槽到電視台做記者,因為不舍得那盆蘆薈,便不辭辛苦地把它抱到辦公室的陽台上,讓它每天享受陽光和水的滋潤。蘆薈健康地生長,散發出鮮活的魅力,就像它主人一樣,具有年輕的活力。她在蘆薈的滋潤下,采編了一則又一則新聞,在圈裏迅速走紅。

這天,辦公室的同事看到陽台上的蘆薈紛紛議論開來:“蘆薈是個好東西,可惜市麵上假貨太多……”“市場裏的蘆薈雜七雜八什麼都有,蘆薈洗發液,蘆薈營養液,蘆薈美膚寶……據說都是借蘆薈之美名,行假冒偽劣之惡行。”更讓她心驚的話是:“聽說很多蘆薈產品都摻進了化工原料,傷人呢!”職業的敏感讓她警然,聊天還在繼續,她已帶著暗訪設備趕赴市場做調查。

節目出來之後,她接到一個陌生人的電話:“你就就此罷手吧,你給我活路,我也給你活路。大家都不想看到魚死網破的結局。隻要你提條件什麼都好談。”她堅決地回答:“隻要你不再做傷天害理的事,我什麼都好談,否則,我們將跟蹤到底。”追蹤報導對這些人來說,無疑是滅頂之災。

不久,她在一次“偶然”的車禍中失去雙腿,“蘆薈事件”才告終。在交警的處理記錄中,沒有“謀殺”一說,但她的當記者的學生們都知道,誰是她真正的凶手。

她住院的時候,作為同行的學生送來許多盆鮮嫩的蘆薈,每一支蘆薈都被掐了頭,然後,擠綠汁塗抹在老師的手上。那新鮮的斷頭處,噙著濃綠的蘆薈汁。當天多家報紙都刊文聲援她,用的是同一個題目:蘆薈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