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在一所私立學校教小學三年級的語文,台下的孩子清純、可愛,至今我依然清晰地記得。
那時候,班裏女孩流行在發梢紮一方漂亮的藍頭絹,從講台上望去,好像許多隻藍蝴蝶停在小女孩的頭上,煞是好看。藍頭絹方方正正,不大,真絲料的,柔柔軟軟,很滑,四邊縫合了精美的刺繡,最外邊還有一層短短的、絨絨的藍底綴花的流蘇。從工藝、質地和做工看,價格一定不菲。我隨便向一位女生打聽價錢,雖心裏所準備,但還是暗暗地吃了一驚。
班裏孩子的衣著大都光鮮鮮的,看得出來,他們家裏並不缺錢花。能來私立學校讀書孩子,家境大都不錯。不過,一個叫芳芳的小女孩穿衣打扮在同學中卻略顯突兀,也許,她家裏並不寬裕。芳芳是個懂事的孩子,成績不算撥尖,但能引起老師的關注(老師總喜歡關注成績好的,或在成績上有潛力的學生)。她質樸,好強,惟一的不足是不大合群,少言寡語。
藍頭絹在班裏,甚至在全校流行開來的時候,芳芳愈加沉默,一雙明亮的大眼睛裏盛滿了原本不屬於她這個年紀的憂鬱。我心裏明白,芳芳是在乎其他女孩頭上蝴蝶一般的藍頭絹。她和大夥一樣有強烈的愛美之心,希望得到一方藍頭絹。可惜她沒有,不能不讓她感到失落和困惑。
芳芳的心神徹底被打亂了,上課精力不集中,下課又一個人孤坐在座位上,目光呆滯,無精打彩。她的一切,我都看在眼裏,心想,該幫助她走出心靈的沼澤地。
我跑了幾個大商場,花了將近半個月的工資為芳芳買了一方藍頭絹。也許,將它紮在芳芳頭上,並不能為她增添多少色彩,但一定會在她的心靈投下自信、開朗和舒展自我的光斑。課外活動的時候,我把芳芳的好朋友麗麗叫了過來,叮囑她把芳芳找來。芳芳像一個寂寞的黑影幽幽地走進我的屋子。
我說:“芳芳,我送一塊藍頭絹給你,喜歡嗎?”
芳芳愣住了,看見我手中的藍頭絹,眼裏流露出驚喜。她重重地點了點頭。
我別別扭扭地為芳芳紮好藍頭絹,對她說:“芳芳,你真漂亮!”
芳芳裂開小嘴無聲地笑了。她澀澀地說:“謝謝陳老師!”
芳芳轉身跑了出去,一邊大喊:“麗麗——”
孩子一旦擁有欣喜和激動,總喜歡拿來和好朋友分享。她終於得到一方漂亮的藍頭絹,這好消息她先想到了麗麗。她昂起頭,像一隻快活的小鹿在校園奔跑,一掃她往日憂鬱的神情。可能是我紮得並不結實,半路上,她的藍頭絹落了下來,無聲地飄在地上。她沒有絲毫的察覺,依然高興地跑呀、跳呀,像是換了一個人似的。我揀起芳芳遺落在地上的藍頭絹,心想,她已給心靈裏紮上了一方漂亮的藍頭絹。
芳整個兒變了,成了夥伴中自信、快樂、活潑的一員。而那塊藍頭絹,依然在我的手上,保存至今。